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冲时点”遭禁致高收益产品骤减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等多部门上月发布约束高吸揽储及月末“冲时点”新政至今成效渐现。据银率网最新数据统计,6%以上高收益发行量占比已从年初的30%以上萎缩至三季度末的不足5%。业内人士表示,结合该新政及近期市场流动性宽松局面,“疯狂吸储”的年末现象或难再现,四季度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恐“翻身无望”。 月末效应 变月初效应? 针对商业银行近年来屡屡出现月末突击高吸揽储的“冲时点”行为,银监会、、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 target='_blank' >银监会等多部门上月发布约束' 银行高吸揽储及月末“冲时点”新政至今成效渐现。据银率网最新数据统计,6%以上高收益' 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已从年初的30%以上萎缩至三季度末的不足5%。业内人士表示,结合该新政及近期市场流动性宽松局面,“疯狂吸储”的年末现象或难再现,四季度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恐“翻身无望”。

月末效应

变月初效应?

针对商业银行近年来屡屡出现月末突击高吸揽储的“冲时点”行为,银监会、' target='_blank' >财政部、人民银行于上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强化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考核约束银行理财产品结构。

银率网分析认为,由于新政提出会对偏离度超标银行实施业务限制,因此银行业会将更多精力放在中等收益理财的“日常吸储”中。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收益率4%至5%的中低收益产品发行占比从年初的10%提高至30%,5%至6%的中等收益产品占比已从年初的50%提升至66%以上,而6%以上高收益产品则已降至5%以下。

“新政约束"冲时点"行为将倒逼商业银行进一步创新理财产品设计,而由于存款偏离度计算涉及日均存款量,因此以往突击发行高收益产品的"月末效应"甚至将会演变为月初即重视理财发售的"月初效应"。”银率网分析师牛雯表示。

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不俗

另一方面,蛛丝马迹正在表明银行理财回归财富管理的本质而不再是“拉存款”。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截至10月15日,全国各大商业银行总共发行结构性产品2136款,超过去年全年1845款的发行量,增幅达到15.77%。

远高于传统银行理财、互联网“宝宝”,甚至可以和P2P网贷收益一比高下的结构性产品,似乎是理财市场的风向标。记者了解到,这类产品与单一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同,其收益率并非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体现,而是“收益率区间”,至于最终的到期收益率,则由收益结构和挂钩标的走势决定。

银率网一份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有129款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其中有一款为' 信托类理财产品,其他全部为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这其中,超过一半是挂钩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次是挂钩' 大宗商品和汇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与此同时,挂钩股票 基金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较少。

不过,据记者观察,虽然“未达最高指标”,但几乎所有结构性产品都在正常收益区间范围内。换而言之,这些产品都不算“违约”。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提醒,由于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增加,对应的收益结构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尤其是挂钩股票 指数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而外资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结构设计更为复杂,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时发生,购买更需谨慎。比如要“强迫”自己弄清楚挂钩标的、单边/区间结构、浮动收益率计算方式这些术语。

据新华社、《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今天你“戒股”了吗?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