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准许以商业银行融资的提案》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难的矛盾,关键是商业银行如何控制好融资风险。”成都银行界一位信贷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客户:有需求,但要算算融资成本
对于这一提案,成都市民任先生说,这应该来说是一件好事。“我目前投资到银行理财产品中的QDII产品就有10多万元。再加上人民币理财产品和' 股票 型基金,一共有20多万元。现在股市跌得这么凶,想变现后投资到其他项目中去,但又不忍心‘割肉’,如果能够以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就好了。”
记者获悉,目前有任先生这种想法的客户不在少数。随着中国大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投资理财的极大热情也在高涨,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逐渐培养成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基本理财理念,促使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小到大,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根据数据,2005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额仅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境内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额则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仅' 招商银行(' 600036行情,' 股吧)一家就发行理财产品总量折合人民币约1060亿元,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之快。
不过,客户对于理财产品质押融资也有不同的看法。成都市民张女士长期在一家大型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因此,对融资成本特别敏感和在意。她说,用理财产品质押融资时应该先算算账,如果你所融得的资金在今后产生的回报水平等于或者甚至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那么就会得不偿失。“如目前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是7.47%,假如你采取理财产品质押融资形式,将获得的贷款去购买一套二手房用于出租,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她不赞成盲目地通过理财产品质押融资。
1'>2'>3'>下一页
银行高峰论坛
由和讯网主办的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于2月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上市银行年报
2月27日晚间10点整,原定3月8日发布的首家上市银行年报提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