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监会发文,叫停商业银行融资性信托担保业务。并称建行总行的新闻发言人对此已予以证实。记者昨致电中国银监会、建行及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总行相关部门,并未得到证实。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各银行信托类' 理财产品仍在正常发行。
叫停信托类产品未被证实
针对某媒体的报道,记者昨天致电中国银监会,银监会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银监会未曾正式发布过相关文件。记者同时向银监会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证实,该人士表示,已看到网上有,但是“没听说哪个部门发过相关文件”。
建设银行(' 601939行情,' 股吧)总行公关部杨女士昨天向记者表示,她没有听说过这个文件,具体情况要了解后才能给记者答复。截至记者截稿,仍未收到其答复。
业内人士介绍,所谓融资性信托,主要指信贷资产信托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替换成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贷款。
记者同时向浦发银行(' 600000行情,' 股吧)、上海银行、北京银行(' 601169行情,' 股吧)上海分行等证实,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没受到相关文件,信托类理财产品人在正常发售。某银行个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监管部门前期严查结构性理财产品,导致目前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集中在信托类理财产品上,这类产品也相当受客户欢迎。不过由于信托类理财产品牵涉到金融业混业经营和风险承担的问题,监管部门一直对此比较谨慎。
可选理财产品越来越少
业内人士表示,在此类产品中,银行对资金没有绝对控制能力,但要承担作为受托人的责任。一旦风险发生,投资者要求银行代为偿付信托本金和收益时,银行商誉将受到影响。另外从以往投资领域来看,许多信托项目投向了银行信贷资金不允许涉足的高收益、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因此,银监会对此监管是迟早的事。
不过,若叫停信托类理财产品,则市场中可选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银监会4月12日开展的针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整风运动”,让多家银行紧急叫停了理财产品的发行,再加上一些不符合新规产品的撤柜,银行理财产品近期发行数量骤减。据第一理财网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0日,5月份各家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46款。而在“监管风暴前”的3月份,各家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达到了79款。4月份,新品数量也达到了76款。也就是说,整顿首月,银行新品的发行锐减了4成多。不仅新产品的发行数量出现大幅下降,银行在售理财产品的数量也连创新低。而5月份在售的理财产品中,信托类理财产品的占比明显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