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降背后的曙光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6%。
两项数据同比降幅较之3月份的1.2%和6.00%继续下降,似乎通缩的程度加深了。
但在基金公司眼中,通缩将是一个即将远离的词语。
招商基金正在发行的行业领先基金经理涂冰云认为,4月份CPI和PPI的双降和统计的方法有明显关系。首先,去年4月份是CPI和PPI增幅较高,二者分别是8.5%、8.1%,翘尾因素让今年4月份的数据不那么好看。
其次,CPI和PPI的统计机构。涂冰云称,食品价格变动的比重占到了CPI的40%,而猪肉价格的比重又占到了食品价格的40%。因为季节因素以及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假性H1N1型流感病毒造成熟肉价格大降20%。从而影响了CPI。
大成基金宏观分析师刘安田则表示,实际上,如果扣除季节因素,真实的CPI和PPI环比是增长的。经该公司测算,4月份真实的CPI和PPI环比分别增长2%和0.2%。
刘安田说:“考察微观的市场,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工业品,价格近期都出现了增长。”
涂冰云认为,这种增长一方面是国内一些主要行业的复苏造成的。比如' 汽车、' 房地产的复苏导致行业的价格上涨,并传导到了钢铁。表现明显的是螺纹钢的价格,在' 期货市场中,0909合约价格已经从4月7日最低的3410元/吨,上涨至4月30日的3553元/吨。
另一方面流动性的持续充沛也成为物价上涨的推动因素。“在经济没有走出低谷前,我认为央行还不会收缩流动性。”涂冰云称。
随着物价的回升,市场将进入投资者渴望的温和通胀时代,届时企业的基本面也望得到改善。
但基金之间对CPI和PPI何时走出负值呈不同判断。涂冰云认为,3季度CPI正增长有望出现。理由是,去年三季度CPI下降较为明显,翘尾因素消失。
刘安田的预测会更延后一点:“我认为会在年底出现(正增长)。”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CPI8月止跌,PPI至少会在第三季度反转。也是基于翘尾因素的考虑。
但是各方对GDP二季度实现增长表现出相同的信心。魏凤春称,预计二季度GDP增长率达到7%。涂冰云和刘安田则称,二季度肯定会高于一季度的6.1%,但没有判断具体的增长率。
1'>2'>下一页我有话说已有0位网友发言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言更能获得别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