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营销员素养不高、营销手段单一、推销过程诚信不足等都是目前' 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随着有关规范的推出,消费者利益有望进一步得到保障。
“保险公司又打电话来了,说是保险回访,实际上就是推销保险!”
“我们家明明没有购买过' 保险产品,为什么他们一直打来电话呢?”
很多时候,保险营销员的“热情”销售着实让人吃不消,不少读者反映,家庭电话、手机都接到过骚扰电话,而且有的保险营销员还非常没有素养。
多项规范有助规范营销员团队
实际上,保险营销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来到了我们身边,在推动保险市场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保险营销员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就开始显现,管理粗放、大进大出、素质不高、关系不顺等问题比较突出。保险营销员本身利益的难以保障,也连累了消费者得不到优质的服务,最终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保险行业整体出现了不满。
为了解决根本问题,做到“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创新模式”,自2009年起,中国' 保监会将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改革”)确立为重点工作,近日,《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正式发布。
《意见》在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一些对规范市场运作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例如,《意见》要求在' 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逐步理顺和明确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营销员的' 法律关系,减少与保险营销员的法律纠纷。这一要求对保障保险营销员利益有重要作用。
其次,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加强管控责任,转变营销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按照体制更顺、管控更严、素质更高、队伍更稳的发展方向,促进保险营销队伍的稳定发展。
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加大对保险营销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和力度,狠抓队伍的诚信建设,提升保险营销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保险营销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提高保险营销员的职业归属感和公司认同感。可以说,这条规范表面看来是对保险营销员的优化管理,实际上为消费者得到良好的保险营销服务增加了信心。如果未来市场上的保险营销队伍可以做到品行良好、专业素质高、可持续发展,自然受益的是消费者。
另外,《意见》还要求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的保险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体系专业化和职业化。鼓励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设立大型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销售公司,加快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和国际化步伐,通过建立新型的保险销售体系来承接现有模式。
《意见》出台意义重大
《意见》的出台,明确了营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想和总体目标,坚定改革的决心和方向,有望减少当前保险营销体制下日益突出的矛盾,有助于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好的保险市场氛围。同时,《意见》也是向全行业提出原则性要求,对我国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防范保险市场系统性风险、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具有深远意义。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