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src="http://i8.hexunimg.cn/2012-12-05/148706545.jpg" align=middle>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本文章内容为作者应和讯网专栏之邀,独家授权和讯网发布。和讯网邀请各界名家开设专栏,为读者提供趣闻博见。敬请读者关注更新
虽然今年来管理层多次强调股市低迷与" 新股发行无关,但进入四季度之后,面对股市的低迷," 证监会实际上还是暂停了新股发行。整个10月份只安排了" 浙江世宝的缩量发行,整个11月份也就只安排了浙江世宝上市。而IPO审核自10月11日以来一直处于空窗期。从交易所公布的信息看,未来三周内也没有新股网上发行,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今年内将不再有新股发行。
IPO实际意义上暂停了,这一结果的出现虽然来得晚了些,但或多或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意愿。不过,IPO的暂停并没有给市场带来转机。这多少又让投资者感到一些失望。
IPO暂停了,但市场并没有出现转机,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作为管理层来说,并没有公开叫停新股发行。因此,IPO实际意义上的暂停并不能作为一项实质性的救市措施。尤其是在当前投资者信心严重缺失,投资者对市场已经麻木的情况下,IPO这种不声不响的暂停意义更加有限。
同时IPO暂停并没有让股市达到休养生息的效果。从历史的情况来看,暂停IPO之所以能够救市,其关键在于IPO暂停了,股市也就不再失血,从而达到休养生息的效果。但如今的情况与历史大不相同。尽管IPO暂停了,但股市失血依然。" 大小非还是在继续套现,再融资还是在继续进行。如尽管11月份股市持续下跌,但11月份大小非套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当月" 限售股合计减持市值为47.92亿元,比10月增加23.56亿元,增加幅度为96.72%。股市失血不止,很难奢望股市能够出现大的转机。可见,仅仅只是暂停IPO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更加重要的是,暂停IPO仅仅只是投资者期盼的第一步,投资者更希望在IPO暂停之后,管理层能够抓住时机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毕竟股市不可能长期回避IPO,暂停IPO的结果,只不过是进一步增加IPO“堰塞湖”的容量,这对股市始终都会构成一种长期的压力。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在IPO暂停之后,能对IPO制度加以切实有效的改革,尤其是要改变股市为圈钱服务的制度,使IPO服务于保护投资者功能的需要。
在这个问题上,尤其需要避免无效的IPO改革。实际上,IPO改革是A股市场最常见的改革,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股市就会对IPO制度进行一次改革,但这其中的改革很多都是无效的,导致IPO所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甚至进一步加剧IPO存在的问题。比如,最近几年的市场化发股改革实际上沦为了一种伪市场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IPO的“三高”问题。
所以,对于IPO改革需要强调有效改革问题。如据4日的有关媒体报道,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六条思路之一就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淡化对盈利能力判断,将审核重点转移到信息披露质量、风险提示充分性上来。如果属实,那么下一步的IPO改革仍然是无效改革,并不能解决IPO的实际问题。虽然信息披露质量很重要,但这只是对发行人最基本的要求。而且由于对于欺诈上市尚且都不能严惩,很难相信证监会要求发行人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因此,这种改革将会是无效的。而作为IPO改革,必须解决股权结构不合理问题,“三高”发行问题,造假上市问题等。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实质性问题,所谓发行制度改革只是一次次地忽悠投资者。
皮海洲: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1993年入市,十九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 炒作心得为主,以反映中小投资者呼声为己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 》一书。
未经和讯网许可,任何机构、媒体、个人不得转载、发布此稿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