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 (记者 洪叶) 7天期、15天期产品收益居然高达4%!不要怀疑,在特定的时间里,这些超短期理财产品创造出高收益并非是个奇迹。不过,等过了特殊时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大幅下降,在2011年新年首周便销声匿迹。
这特定时" 期指的就是每年的12月20日至12月31日,银行为了过银监会存贷比这条硬杠子,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拉存款。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通过某些中介拉存款,作为回报,他们为这几天的存款要付出高额贴息,据说年关这几天,某城商行已经报出100万存7天,当场给付4%的报价(即4000元),可谓“不计成本地拉存款”。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相比之下,银行发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目的也是为了揽储,方式则更阳光一些。这些产品的结束时间设计得也很巧妙,一般就是2010年12月31日结束,2011年1月1日或3日到账,刚刚过银监会监控的时间点,一天都不浪费。
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1月3日期间,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含)的理财产品中,有3款是2010年12月末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另有5款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含)至6%;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含)至5%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数量众多,达到20款。而就在去年12月上旬,期限为14天及14天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低于2%。
“过关”之后收益率恢复正常
业内人士称,由于进入新年之后存款考核压力不复存在,理财产品发行期限和预期收益回归正常在预料之内。但是贷存比的考核依然会存在,一些额度紧张的银行还会有动力通过这种方式吸收存款。
新年首周共有20家商业银行发行普通类理财产品179款,产品平均委托期限为0.32年,与上期相比延长了0.06年;银行提供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93%,与上期相比下降了23个基点。其中,债券市场类理财产品共发行74款,预期最高收益为2.93%,环比下降49个基点;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共68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为3.18%,下降15个基点;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共发售30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7%,下降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