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市建局主席张震远称,计划目的是帮助业权分散的业主改善居住环境,但参与楼宇须符合4大原则及5大要求,包括在市建局已启动的重建项目范围外、每幢楼宇最少要集合50%业权才可以提出申请、楼宇状况明显失修等。
楼宇须符4原则5要求
市建局董事会昨日通过新的重建策略,及“促进者”先导计划,市建局日后将担当“促进者”的角色,业主可向该局提出申请,要求协助集合业权作联合出售或拍卖,料首年可进行1至2个较细规模的项目。
若申请符合标准,市建局将与业主签订工作协议,并聘请顾问为大厦进行估值、楼宇重建值、建议拍卖底价及安排拍卖等工作。市建局将负责联络及游说其它业主将业权交出拍卖,盼在1年内令业权达至60%,2年内则可达至90%,并于3个月内联合出售或拍卖。该局指出,拍卖底价则以价高者得,联合出售的收益由业主摊分,市建局只会收取出售所得总金额约1%的费用,以推展未来“促进者”的项目。
港府保持中立 不用公帑
市建局主席张震远表示,香港部分旧楼由于业权分散、业主又缺乏重建、拍卖等知识,往往不知从可入手,希望“促进者”计划可以协助业主集合业权,联合起来出售或拍卖,改善居住环境。他强调,项目集体出售的收益归业主,属商业行为,市建局会保持中立角色,不会收购任何受影响的物业,亦不会用公帑代业主安置或补偿租户。
张震远续称,市建局会向业主收取2万元工作费,以支付估值、查契、法律及拍卖等相关开支。他又指,现时市场这方面的收费,可高达数10万元至百万元,但市建局会先为业主垫支。不过,社会担心新政策最终会沦为发展商的收购工具。
市建局行政总监罗义坤(图)称,计划主要协助个别业主,并非集团持有的业主,强调只是帮助业主将楼宇拿出市场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