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界盛行的一股民国风愈来愈旺,这是辛亥百年的暂时性题材,还是估值洼地引来了各路资本?北京传是拍卖古籍善本部总经理韩斗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赋予的价值超过了书法本身,即便辛亥百年过去,行情依旧。
《投资者报》:辛亥百年催生了当前的民国热,这股热浪有多大的可持续性?
韩斗:一个是政要,一个是文人。即便辛亥百年过去了,这些人的字迹仍会是大家追逐的热点,这是历史所赋予的价值。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今年春拍、嘉德、匡时、保利纷纷推出的辛亥革命专场仅仅是一个序幕,真正的高潮应该在今年秋拍。目前各个拍卖行也都在积极备战。
《投资者报》:民国书法种类繁多,对于初涉民国书法的藏家,有何建议?
韩斗:建议多关注信札,价格比较低,藏家也容易接受。从这几年的行情来看,信札还是在有序地增长,玩信札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因为“对酒当歌”之类的书法大家都能看懂,但是信札即使要读通且进行断句,也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不一定要追逐大名头,可以多关注二三线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在辛亥革命时期其实也算一流,只是目前没有被世人所认识,比如说罗家伦,他不仅是五四的先锋,也是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字迹鲜明有个性。民国时期算得上一流的人物,作品却只有五流的价格。相信市场会逐渐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投资者报》:民国书法的藏家有怎样的地域特点?
韩斗:玩民国书法的有几个比较集中的地方,北京、江浙、广东等。地域性表现很强,比如广东人通常追逐孙中山、胡汉民、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作品;江浙人通常追逐鲁迅、蔡元培等作品,而北京的包容性比较强,各地兼收。
大部分藏家都是成体系地进行收藏,比如说有人玩对联、有人玩信札,也有的人玩遗老遗少或者北洋系列作品。辛亥革命的人物很多,最好是成体系、有题材地进行收藏。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