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讲,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有7天,到账期有4天,理财到账后等待新理财的等待期一般要有10天,你可别小看这些数字,抛开理财的风险不谈,就这3个期限对理财的实际收益也是颇有影响的,因为这段时间是无息或者低息。下面我们就用甲(储蓄型客户)、乙(理财型客户)两客户来比较一下:
甲客户:10万元存定期两年的储蓄,到期收益为:10万×4.4%×2年=8800元。
乙客户:10万元存半年期理财,预期年收益为4.5%,到期再转新理财,同样持有两年,理财预期收益(或称名义收益):10万×4.5%×2年=9000元。但理财产品有三个低(无)息期: 募集期7天,到账期4天,等待期10天,(7+4) ×4+10×3=44+30=74天,其中低息期58天,无息期16天。
那么,两年中低(无)息期影响收益:10万×(4.4%-0.5%)/360×58天+10万×4.4%/360×16天=628.33+195.56=823.89。所以,乙客户两年理财实际收益:9000-823.89=8176.11元
结论: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不但低于预期收益,有时甚至低于银行定期存款收益。
不少产品收益并不确定
现在很多银行在销售1-2年期理财产品,所谓预期收益率一般在8.5%左右,甚至达到11%-12%。这类理财产品属" 信托类理财产品,对这类信托理财产品项目,销售银行是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也不保证预期收益和本金到期全额支付。
理财产品流动性差,当你急需用钱时,理财产品无法及时变现,也不好办理抵押贷款和开具存款证明。在目前" 加息通道下,大多数的理财产品在购买后利率是不会随着银行利率的上调而调整的,具有利率风险。在降息通道下,银行理财同样具有利率风险。随着理财到期或提前终止,收益也随之减少。记得2008年上半年还在大呼通胀,到了下半年很快就进入通缩的通道,一年定期利率从4.14%下降到2.25%。有些客户在2008年8月份存了三年期(5.4%)和五年期(5.85%)的定存,在这三年和五年中,他们仍然享受存款时高的利率。
今天,我们揭示了理财产品的另一面,我想,大家对理财产品肯定有了新的认识,在购买时也不会那么盲目,因为理财产品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美。 国际金融理财师 陈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