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剑秋的理想目标是参照上海家设置其股权激励方案实现MBO。然而,这一模式并未得到上药党委的认同。有分析人士曾指出,对于上药保守派而言,股权不会太多,按股权来分肯定分得要少,这牵扯到个人利益问题。事实上此次出台的激励方案国企里通行的按照业绩分红和上市公司通行的股权激励的一种折中方案。
历经风波后,在2011年8月15日举行的上药中报发布会上,上药董事长吕明方表示,“目前公司正与有关部门协调,拟重新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希望方案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成型。”
但此后短短3天时间里,但一直被视为吕明方坚定盟友的葛剑秋在其' 微博连发多条评论,认为“但由于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远大于市场给与的激励,对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起作用。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用职业经理替代职业政治家,不可过于强调“激励”。否则只能是鼓励少数人“跑步钱进”,有违市场化改革初衷。
“我不认为股权激励是现在推动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东西,至少现阶段不是,应该缓行。试想,当公司员工平均收入与管理层相差数十倍时,何以激励全体员工?当管理层的位置并非依靠能力和竞争取得之时,市场化激励是否公平、合理、物有所值””,8月19日,葛剑秋进一步对媒体指出。
上药目前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体制的弊端已经暴露,老国企和市场化两种力量的博弈难以避免。但是关于如何继续推进这家老牌国企的市场化改革,还需进一步探索探索。在企业后续的发展中,不仅国企体制与市场改革派的意见相左几乎是一定会存在的,改革派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关于上药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在年底顺利出台以及方案的内容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1亿元(未含抗生素业务),同比增长3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加65.69%;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增加53.84%。
8月19日,上海医药收跌1.42%,报37.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