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阿里巴巴:威胁刚刚开始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马云或许长舒了一口气。 2008年5月3日,由于比雅虎要求的每股报价低了4美元,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此前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以下简称为阿里)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马云或许长舒了一口气。

2008年5月3日,由于比雅虎要求的每股报价低了4美元,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此前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以下简称为阿里)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弃购假象

微软是全球IT领域的领跑者,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两家公司的性质不同,规模不同,主业方向不同,微软为何不惜溢价收购雅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荆林波认为,“

交银国际控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当前微软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全球反垄断浪潮给微软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微软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找寻新的增长点,减轻来自反垄断的压力。事实上,微软一直试图建设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和搜索网站,实施多元化发展,可是一直不成功,反而被一家又一家搜索网站超过。在资本市场和股东那里,微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收购雅虎可以被看作是微软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一个战略转移。同时,Google迅速崛起,使雅虎的经营受到了严峻挑战,雅虎的股价也因此持续低迷,微软觉得这是收购雅虎的好时机。

显然,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Google。微软在搜索业务上的欠缺,导致公司发展后劲不足,而搜索技术发展到现在,再从零开始已经非常困难。雅虎的搜索技术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微软如果能够将雅虎纳入麾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搜索开发,将大大缩短赶超Google的时间。因此,微软不惜溢价争取收购雅虎。

尽管,由于不肯每股多出4美元,微软宣布弃购雅虎,但微软是否真的死心了,还很难说。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透露,“收购雅虎只是微软整体互联网战略的一个具体举措,微软在互联网业务上有庞大计划。” 目前,微软研发集团有15%的员工在从事互联网方面的研发,搜索技术是微软着力攻克的。“微软不收购雅虎,还会收购其他公司。” 张亚勤说。

从微软的决心看,对搜索业务是志在必得,因此,虽然现在暂时放弃了对雅虎的收购,而一旦再有合适的机会,微软可能还会重新发起对雅虎的收购。

独立性只是幌子

微软宣布计划收购雅虎后,远在中国杭州的马云立即紧张起来。阿里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回购雅虎手里的股份,避免雅虎一旦被成功收购,雅虎所持有的阿里股份会被微软控制。《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此举是为了“避免雅虎被微软收购后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及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按照雅虎与阿里签订的合作协议,如果雅虎公司的股权发生变化,阿里巴巴将有权从雅虎回购其股份。据外媒披露,2008年3月19日,阿里在紧锣密鼓的就回购融资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度谈判。

有观点认为,如果微软通过收购雅虎,间接地成为阿里的股东,将影响阿里的决策独立性。

事实上,决策独立性只是个幌子,作为规范公司,群体决策是常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马云的个人权威将受到挑战,他是否甘愿如此让步。作为股东肯定有权利参与经营管理,干预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如果因为马云在阿里的个人的权威有可能被削弱,马云及其团队感到不自在,而拒绝微软成为阿里的股东,那么,这显然是对阿里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是否接受微软是对马云的一个重大考验。马云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别人都是傻瓜,他的那句“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的名言,表明马云的确对自己过于自信,但是,自信过头就是狂妄。如果不能超越自己,马云很有可能把阿里带进死胡同。

也有观点从民族主义出发,认为阿里不能让微软插手,因为这是中国的公司,中国人怎么能受制于一个美国公司?其实,商业就是商业,不能与民族情感、个人好恶混在一起,商业应该超越国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想让阿里有更好的长远发展前景,就应该与微软这种能够为阿里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企业合作。再退一步说,雅虎和日本软银分别持有阿里39%和35%的股份,阿里本身就是个外资企业。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网站地图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