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郑捷
6月13日,权重股中石油创出A股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带动' 上证指数大跌2.83%,该股也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作为上证权重股,中石油对指数的影响当然不能忽视,不过,' 大盘指数破位一定是合力而非某几只大盘股可左右。将全部视线放在中石油上,反而看不到更大的市场环境。
将自去年12月4日上证1949点至6月18日收盘,沪深300成份股的区间涨跌幅做一个简单统计后,我们会发现。广受诟病的' 中国石油虽创出历史新低,但较1949时仅下跌了2.63%,在三百只' 个股跌幅榜上排名第78位。也就是说,有77只沪深300成份股的跌幅远大于中国石油。虽然由于权重关系,石油对指数的整体影响会较普通个股为大,但并有普通媒体报道中那么夸张。
特别是将参考点放至沪深300指数时,情况就更是这样。以' howImage('stock','2_000858',this,event,'1770') 五粮液(' 000858,' 股吧)为例,该股在沪深300指数中权重约0.83%,而中国石油的权重约0.57%。而五粮液自1949点以来的跌幅近10%,二者相较,五粮液对沪深300指数的负面影响明显要比中石油大很多。
将跌幅榜作一个简单的统计后,白酒、煤炭、电力、有色、化工、建材、铁路七大板块几乎包揽了所有跌幅贡献,它们的合力才是指数下跌的真正动因。而类似五粮液、' 中国神华、' howImage('stock','1_600585',this,event,'1770') 海螺水泥(' 600585,'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0157',this,event,'1770') 中联重科(' 000157,' 股吧)、' 中国人寿等个股更是空头的有力武器。
表1:1949点以来沪深300成份股跌幅榜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