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菜价格涨幅超过两成,使得CPI刚刚“俯卧”下去,马上又“撑”起来了。
昨天,国家" 统计局公布的3月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3.6%,超过一年定期存款0.1%。在2月份刚刚结束长达两年的负利率时代后,CPI涨幅再度超过一年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师认为,通胀并没远去,并且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生活通胀 经济“滞涨”
拉通整个一季度,CPI涨幅为3.8%,仍然高于基准利率30个基点。仍旧处于负利率。这意味着一万元存一年,将缩水30元。
与此同时,2012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3%。而按照常理,PPI如果降低,CPI也会同样走低。
PPI同比出现负增长引出经济“滞涨”担忧。澳新银行认为,PPI为负数,主要受今年投资需求回落影响。
专家称警惕下半年通胀压力上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的通胀压力可能在下半年再度上升,CPI通胀率也可能在下半年轻易突破4%。他表示,公用事业品提价、食品的二次涨价都可能再度造成“通胀”。
他说,首先,中国将在今年大规模推进公用事业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税改革也将被进一步深化,各地的阶梯电价和阶梯水价调价方案也正在稳步推出,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间内面临价格上升的压力。
其次,食品的“二轮涨价”效应也明显存在,在食用油价格上调后,很多日用品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这表明很多制造商开始利用“行政性调控”相对宽松的时机,来还上一轮通胀欠下的“物价账”。
CPI上升可能让降息再度推迟
通胀的卷土重来可能会让降息再度推迟。
刘利刚认为,在3月份的通胀数据公布后,中国的实际利率也再度转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中国" 央行降息的预期。如果贸然降低存款利率,中国可能面临大规模的存款从正规银行体系流出的困境,这也是政策决策者不得不警惕的问题。
此外,中国商业银行在3月份吸收了大约2.25万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也降低了央行在短期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刘利刚称,央行下一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推迟至5月甚至6月。本报记者 谭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