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货币市场宽松预期下,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下降,1年期利率已经降至5.14%,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逐月走低,并波及长期产品。3月底这个季末加月末的特殊时点,也仅刺激产品收益率略有回升,进入4月随即掉头向下。
在投资者追逐长期产品以锁定未来收益时,无奈地发现,长期产品不但越来越少,而且大多特供私人银行客户或高净值客户。杭州一家国有大银行的产品经理说,本月他们申请了多款1年期以上产品,都被总行拒绝,总行要到5月中旬才会出1年期以上的产品。
记者查看了目前在售的数百款银行理财产品,发现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仅为9款,除了中行发行的“中银智富理财计划2012年第04期(期限88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7.50%)”为' 信托类产品外,其余均为结构性产品。不过,今年以来发行的高收益率产品中,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成为发行主力,而证券投资类产品发行趋热。
记者 陈家林
6%
5%
4%
2%
1
月
2
月
3
月
4.99%
4.82%
4.3%
5.92%
5.09%
5.06%
个月期产品
个月期产品
1
3
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逐月下降波及长期产品
邮储银行发行的2012年财富“月月升”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个月,预期收益仅有2.2%,而' howImage('stock','1_601169',this,event,'1770') 北京银行(' 601169,' 股吧)2012年“本无忧”系列“现金流”人民币32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也只达到3%。这些令人失望的预期收益率均低于3个月定存利率3.10%。
数据显示,以今年1月至3月为3个时间段,其中1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99%,2月为4.82%,3月则为4.3%;3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5.29%,2月为5.09%,3月则为5.06%;6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5.56%,2月为5.43%,3月则为5.32%。可以看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平均下滑了至少0.2个百分点,而短期理财产品下跌得最为明显。
即使在3月底这个季末加月末的特殊时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仅仅是略有回升,与此前动辄攀升至6%附近的年化收益相距甚远。业内人士预计,过此时点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还可能出现继续下降趋势,并且波及中长期产品。
目前,3年期定存利率为5.0%,5年期为5.50%,如果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走低,对于流动性要求很低的长期投资者来说,当存款期限达到3年时,所得利息很可能将超过连续3年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因为即使将钱分段买1年期产品,也会因产品购买间存在时间空白,而造成收益损失。
城商行成为高收益产品发行主力
除了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外,今年以来,在超过平均预期收益率来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中,以中小银行居多,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占据较大比例,杭州银行、北京银行和' howImage('stock','2_002142',this,event,'1770') 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等商业银行均属个中翘楚。
宁波银行的“2012年汇通理财惠添利2060号产品122060”昨日开始起息,管理期限36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50%,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同业存款、债券回购、同业拆借等同业资产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国债、央票、金融债及现金等金融资产。
而另一款预期收益远高于同类的产品来自杭州银行,同样为私人银行客户专享,“尊享金钻”1203期私人银行专享理财计划,认购起点1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9.00%,投资期限373天,投资对象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
'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本月以来发行了10多款期限在半年至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6%-6.9%的理财产品,不过记者发现,大部分不在杭州发行,而其中一款“2012年阳光财富"T计划"财富客户第198期产品(优先受益权)”,预期年化收益率6.60%,期限236天,委托起始金额高达1100万元。
记者了解发现,在这些试图实现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中,大部分为私人银行客户专属,在预期收益高于7%的产品中,绝大部分产品均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才能够投资,且大多只面向高净值客户,投资期限也较长,多为1年及以上。
证券投资类产品发行趋热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发行的5866款个人理财产品中,证券投资类产品共计178款,占比达3.03%。
这与去年的表现截然不同。根据相关机构2011—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去年投资于股票 、股权、基金及其组合资产的证券投资类产品市场占比仅0.09%。
参与发行此类产品的有5家银行,其中'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和'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各自发行1款,'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5款,上海银行10款,最多为光大银行161款。
业内人士说,在现行监管政策下,结构化信托是目前银行理财资金曲线入市最常用的工具,具体做法是把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分为劣后和优先投资者两种。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充当优先级,机构投资者或' 券商“大户”是劣后受益人,当信托财产发生本金亏损时,劣后受益人首先承担亏损,上述发行产品悉数为此种类型。而银行看好今年证券市场表现,也是一反去年谨慎做法,大力发行涉股类产品的重要原因。
从发行情况看,一季度发行的证券投资类产品平均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为6.18%,其中预期收益最高的产品来自光大银行,2012年阳光财富“T计划”第034期产品预期收益7.2%,起点金额1000万元,期限471天,产品募集资金通过开放式信托计划投向长安信托101号分层式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而分层集合信托计划投资范围为A股股票 、基金、债券等。
由于证券投资类产品风险相比较高,银行发行此类产品认购门槛也高得多,多为10万元起点,工行“工银财富”第1期专属“加倍赢”结构化优先份额(180天)产品,认购门槛虽为5万元,但也只面向高净值客户发售。
外币理财产品量价齐降
去年下半年,外币理财产品曾经一度因高收益而备受投资者追捧,各家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争相发行各币种理财产品。不过,近期外币理财产品却出现发行量骤降的情况。
据国内某行业数据中心的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份,外币理财产品月发行量仅为165款,较2月份237款的月发行量骤减72款,降幅达30.38%。
“受债务危机影响,外汇市场波动比较大,所以银行对于此类产品的发行由原先的激进态度转为保守,随着一季度理财旺季过去,预计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还会进一步下降。”一家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的理财经理表示。
以美元理财产品为例,'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最新发行的期限为6个月的“美元期限可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仅为2.6%,而该行2月1日发行的同一系列产品的收益率为3.5%,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收益率下降了0.9%。
无独有偶,交行发行的3个月“得利宝”至尊新绿美元产品的收益率也开始逐渐下滑,发行起始日为2月15日的一期产品收益率还在3.6%,但最新一期产品的收益率已经降至3.3%,同一款投资期限为6个月的产品的收益率也从3.9%下滑至3.6%。
工行最新发行的投资期限为3个月的第4期“汇财通”个人可终止型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只有2.5%,相比其2月份第1期发行时3.0%的收益率,下跌了0.5%,6个月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同样从3.7%下滑至3.0%。
不过,高预期收益的产品目前依然存在,今年一季度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最高预期收益产品来自招行,“金葵花安心回报之澳元岁月流金131号理财计划105207”预期收益8%,投资期限34天,为保本浮动收益类,而农行“2012年第55期金钥匙·本利丰澳元理财产品B12055”的预期收益也达到7.9%。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收益水平也较去年年末逊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