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至今,保险业颇不太平。这个不被舆论关注的“闷声发大财”的行业突然暴露在聚光灯下,外部承压骤增。一时间,阴云四起,颇有点黑云压城的味道。 先是2016年12月,在“宝万相争”之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妖精论”被舆论解读称是针对保险业的“直斥”;本月22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日前,前海人寿因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问题,姚振华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十年。恒大人寿也因在股票 投资方面存在违规行为,被依法给予限制股票 投资一年、两名责任人分别行业禁入五年和三年的行政处罚决定。 但保险业仍是一块被大佬青睐的“香饽饽”。据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整理发现2016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前10名榜上有名者中有8位涉足保险行业。


保险业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大佬们不惜“跨越千山万水”,也要牵手?其中的缘由或" 许可以追溯到2012年。从2012年开始,国内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不断拓宽,目前除了黄金交易和大宗商品,保险资金什么都可以买。借道保险公司进行杆杠融资成为一种新趋势。这也是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疾呼”的原因,“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当然,这并不是保险业被青睐的唯一原因,保险行业的互联网新锐如BAT等,也给出了它们的“互联网+保险”的理想。李彦宏认为,“互联网+保险”是一个让每个人都十分向往、并期待其中不断涌现创新的领域。对于众安保险,马云坦言它是“三马”的“共同理想”,也是这一代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的理想。 不过,无论是马云、李彦宏的“理想”还是各资本系的“借道”对于大众来说都太暧昧不清。好在" 巴菲特倒在他每个年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不得不诚实地透露了保险业在整个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体系的地位以及奥妙。无心插柳,这也为外界提供一个理解“理想”和“借道”的新维度。 巴菲特的秘诀有三:投资于估值便宜的蓝筹股、长期投资以及使用杠杆。蓝筹股这一点,还好理解;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长期投资和使用杠杆难以共存。因为在漫长的投资周期内,任何波动都会通过杠杆成倍放大到投资者身上。而巴菲特解决的方式是始终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浮存金,然后以浮存金做长期投资。具体的逻辑在2010年的致股东的信中被提到: 1、“保险公司先收后付,使得我们持有大量的浮存金;浮存金理论上最终要支付给投保人,但在这期间可以用于投资。” 2、“如果保费收入高于承保成本,那么,在投资收益之外,我们还获得承保利润,等于是免费,甚至是人家付费,让我们运用这笔浮存金。” 为了获得承保利润,巴菲特团队采取的方法是拼成本控制不拼保费规模,将承保亏损压至最低。巴菲特相信,只有保险业务本身可长期持续,才能够利用其带来的杠杆作长期投资。下图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保险公司的浮存金的年度变化:


多样性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国内资本系的投资组合里,以2015年为例,有70家上市公司获得各类资本的“举牌”,涉及金额达1088.74亿元(大部分为保险资金)。各资本系的投资领域五花八门,并无定数,以宝能和恒大的投资组合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宝能除了举牌万科A以外,它在二级市场上还举牌了" 华侨城A(000069.SZ)、" 中炬高新(600872.SH)、" 韶能股份(000601.SZ)、" 明星电力(600101.SH)、" 南宁百货(600712.SH)、" 合肥百货(000417.SZ)、南玻A(000012.SZ)、中国金洋(01282.HK)等。被投企业领域从零售、旅游、健康食品到能源、房地产, 由点及面,布局广泛。 恒大也是如此,中设集团(603018.SH)、" 国民技术(300077. SZ)、" 中科三环(000970. SZ)、" 金螳螂(002081. SZ)、中元股份(300018. SZ)、宝鹰股份(002047. SZ)、" 积成电子(002339. SZ)、" 沧州明珠(002108. SZ)、" 梅雁吉祥(600868. SH)、" 三七互娱(002555. SZ)等都恒大的投资名单里,涉及到的行业从家装、水电、建筑装饰到新材料、游戏、信息安全,也是包罗万象。 这种巴菲特式的用浮存金投资的方式被叫做“保险+”。国内也不乏资本系来学习。" 郭广昌便是巴菲特的“中国门徒”之一。郭广昌,并不讳言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是复星学习的榜样。“在融资方面,我们一直推崇向巴菲特学习,通过投资保险、银行,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但是“更低的融资成本”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本。巴菲特很早就提醒保险公司的投资者,一定要牢记这道公式“保险资金使用成本=实际赔付额+保险公司运营成本(主要是销售成本)-保费收入”。只有当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市场平均的资" 金成本,保险公司才是盈利的。 为了实现盈利,险企在绝大多数年份激烈竞争,以致于在财产及意外险行业内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承保亏损。“在保险行业有很多办法会导致亏损,而且保险行业还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亏损办法”。而且突发的灾难性风险也给将保险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资本系带来隐患。2013年美国遭遇了飓风桑迪,风暴毁坏破损的车辆中有46906辆是由GEICO承保。也因此,巴菲特对保险浮存金的继续增长一直持保守甚至略微悲观的态度,并一度唱衰。近年来,巴菲特逐渐倾向将更多的重心放到实业上,通过改善经营和并购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来源。 和国内部分保险从业者相比,巴菲特的“未雨绸缪”就显得分外小心翼翼了。像前海人寿在多次举牌过程中,保险业人士指出存在极大放大杠杆等风险问题。侠客岛发文进一步指出前海人寿利用万能险产品,“合法集资、借钱炒股”。据了解,前海人寿等新兴保险机构的万能险产品利率高达7-8%,这一高利率引得投资者趋之若鹜。姚老板们的口袋因此膨胀,万能险收入在前海人寿保费收入中占比超过80%。但是用高利率借来的钱始终是要还的。自然地,姚老板们就瞄准了二级市场上那些既赚钱又容易控制的公司,比如万科、没有控制人的南玻。 业内人士认为,实际发生的投资现金流入仅为被投资公司的现金分红,短钱长配为保险公司带来了现金流压力。为了保住稳定的现金流,举牌的险资公司必须在下一年出售更多的万能险,以保费收入兑付上一年的巨额退保。这意味着险企必须依赖持续发行大量的万能险来兑付到期和退保的存量保单。一旦没有源头活水,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保监会拉黑姚振华,并指出前海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也大抵因为此。可见,保险也在以保险为杠杆的资本玩家手中也有不保险的时候。而任何以获得浮存金作为经营目的企业,一味地扩大规模,那么业务本身将不可持续,更不用奢谈使用杠杆做长期投资了。 保险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从这一角度来看,保险或更不应失其本色,险资也应更好地扮演稳定股市的“定海神针”角色。这一点,无论是跨界者如BAT,还是资深的险企都应谨记。 “保险市场就必须遵守保险监管的规矩,就必须承担保险业对社会、对实体经济、对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容不得挑战监管的底线、破坏行业的形象、损害群众的利益,否则我们就要坚决把它驱逐出保险业。”,这是项俊波最后撂下的“狠话”。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