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新年刚过就传出滴滴裁员,据传裁员人数在50%左右,然后就有网友计算了,与Uber中国合并前,滴滴员工数在6000左右,Uber中国有1000人左右,合并时会有一些人离职,比如Uber的高管,总体算下来,本次裁员人数在3000人左右。并且还有鼻子有眼的说,有些猎头公司已成立单独的项目组,专门消化从滴滴离职的员工。当然,提裁员显得不太好,所以此次调整,使用的是“优化”一词,优化公司结构。 滴滴被传裁员已不是第一次了,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传裁员,对滴滴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传闻出现当天,滴滴就公开回应了裁员,副总裁李敏表示,滴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三次“被裁员”,并称此事纯属无稽之谈。“合并优步后,到目前为止,滴滴的员工加起来是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是怎么冒出来的?还是说这莫名多出来的2000号人就是传说被裁的数目?”李敏如是说,他同时表示,“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正常的人员调整和员工离职。每个月也都会有员工因为绩效或者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和一般互联网企业通行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坤鹏论倒觉得,不管裁员一事是否属实,滴滴现在遇到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一、司机怨言很深 平台最大的特点是连接,比如淘宝连接的是买家和卖家,滴滴连接的是乘客和司机。一般情况下,不管平台怎么做总有人支持有人骂,就像淘宝,很多人觉得淘宝不好,但真当有人骂淘宝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网友跑出来支持淘宝,不管是真实用户也好是水军也罢,确实都有知道的。但滴滴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真正支持的人特别少。 网上有司机抱怨滴滴没有诚信,在司机端和乘客端执行两套计价体系,特别是在高峰期更是如此,有司机反应,在2016年圣诞节期间,因为打车难,很多乘客都会加价打车,他接的一个乘客加价2.7倍,但他的APP显示只加价了1.2倍,并且这单还是强制分配给他的。还有司机反应,滴滴采取隐瞒式计费,比如早期滴滴的抽成公布的是25%+0.5元每单+1.77%,但是实际流水跟司机收益差距达35%左右。后期直接将乘端跟司机端分开计费。乘客端涨价,司机端车费一直在压缩! 抱怨滴滴拼车的司机也很多。有司机反应,之前接拼车的单子,当时送乘客到目的地后乘客是在副驾位置完成付款的,但2单在乘客客户端分别是9.8元和32.7元。加起来42.5元,司机端里实际收到为19.8元,司机端里没有具体的里程记载,只有金额。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拨通了滴滴的客服电话讯问中间差价怎么不见了?客服的回答是共同里程乘客平摊,一再坚持追问中间差价去哪了……最后客服自己被逼无奈只有承认是平台扣去了。 当然,那种到了目的地以后拒绝付款的更是大有人在。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