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少儿经济教育浅析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教育规划 经济化时代来临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就与经济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脱离经济活动而存活。经济知识俨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更是“生活的通行证”。 原本难以亲近的经济学领域,不知不觉已渗透且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经济大众化”的时代来临了,举凡便利商店内的买卖、银行里的存取,这些都是经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体现。经济就像呼吸、饮水,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的项目,也是我们生活本身的一部分。除非是过着与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教育规划 经济' 大众化时代来临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就与经济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脱离经济活动而存活。经济知识俨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更是“生活的通行证”。

原本难以亲近的经济学领域,不知不觉已渗透且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经济大众化”的时代来临了,举凡便利商店内的买卖、银行里的存取,这些都是经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体现。经济就像呼吸、饮水,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的项目,也是我们生活本身的一部分。除非是过着与社会脱节的原始生活,否则,无论是谁都无法脱离经济活动而独立生存。因而,任何人如果对经济一无所知,生活注定会困窘不堪。

经济教育是子女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孩子3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比起事必躬亲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Parents),孩子更需要一个“富爸爸”或“富妈妈”,帮助他们从小培养健康的财富心态,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直升机式的子女教育”一词创于1990年,被用来形容过度保护孩童的父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大多是二次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中产阶级。他们总离不开子女,一直担心他们的课业和职场成就。对这些父母来说,替小孩做决定、介入小孩的纷争和替小孩写功课是家常便饭,学界通称这些父母为“直升机父母”。

美国少儿教育专家勒诺.斯科纳兹(LenoreSkenazy)认为,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是给孩子的人生埋下一个最大风险。她深信父母需要做的仅是:将子女成长过程必须要懂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简单来说,别当过度保护孩子的“直升机父母”。

少儿经济教育培养早年理财习惯

不同的理财方式会促成“一夜暴富”或者“一无所有”两种截然迥异的结果。与父执辈相比,生活在富足里的孩子们知道钱带来的好处与用途,对金钱需求的渴望相当炽烈,但是,他们不知道钱真正的价值,更不晓得钱如果不好好运用还会使自己身陷困境。

学会聪明理财就像获得了生活的指南针。会理财的孩子不但不易被钱这一把“双刃剑”所伤,反而能加以善用,让日后的生活过得滋润。但是大多数的父母都避讳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和经济的问题。他们认为钱和经济的世界完全是属于大人的世界,而孩子只需要考虑梦想和读好书就可以了。但是,实现梦想离不开钱这一物质基础,没有钱要好好读书也挺辛苦的。

父母不可能完全地保障孩子未来的幸福,所以要给他们铺陈一条独立寻求幸福的路,而对孩子最有效、最实用的就是经济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规划未来、筑梦踏实的经济教育才是开启幸福人生之门的钥匙。

要想让经济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就要从小推孩子一把让他与经济亲近。有些父母虽然明白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其实经济教育随时随地皆可进行,在日常生活中,在便利商店内,在金融机构里,甚至在饭桌旁。玩“大富翁”或“儿童现金流”游戏、开办“家庭银行”、善用“零花钱记账薄”、巧妙打理压岁钱、识破债务陷阱,等等。从零花钱、压岁钱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教给孩子们实现财富梦想的经济知识和方法,是经济大众化时代父母的必做功课之一。

少儿经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与父母一起学习经济知识。如果不想用自己的' 养老金来偿还子女的债务,就要教会孩子正确的用钱、理财方法。在这一个节点上,少儿经济教育真正的受益人其实是父母。

培养少儿经济智商刻不容缓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JamesHeckman)教授认为,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黄金阶段是0到15岁,除了先天的生理条件外,人的智商、情商大抵在15岁以前就已经定型了,其后再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效果也不大。如果在这阶段养成不良的经济习惯,日后就很难校正了,搞不好其后果将比打不好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更糟。可是父母们却急于对子女先进行其它项目的教育,而疏于经济教育,往往咸认完成学校教育后,再进行经济教育也不嫌迟?

父母以为孩子的经济活动是学校毕业之后才开始的。但是孩子在此之前俨然就已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了。孩子们在校园买零食及学习用品,都是钱与商品进行交换的经济活动,孩子们着实也脱离不了经济。何况,孩子们透过媒体传播的信息或父母的话语,就已经对经济有了粗浅或模糊的认识。

数十年来教育普及程度日益提升,俗称“睁眼儿瞎”的不识字文盲,不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了。不过,人是经济动物,不论是否喜欢经济,都不能全然地脱离经济而生存。所以,如果不懂经济就会像文盲一样痛苦地生活。简单一句话,现今是一个“经济文盲”难于存活的世界。在当前这个经济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年代,可别让孩子成为“经济文盲”。

少儿经济教育的10条法则

少儿经济教育的根本就是将孩子培养成“聪明的经济人”。未来孩子要扮演理性的消费者、乐于奉献的市民、珍惜信用的诚信之人,还要是聪明投资人的角色。许多少儿经济教育学者推崇经济活动的四位朋友~SOSI,即消费(spending)、捐助(offerings)、储蓄(saving)和投资(investing)。不过笔者以为其中的双S,即消费与储蓄应该优先植入少儿经济教育里,待孩子年龄稍长或时机成熟,再陆续导入投资与捐助项目。笔者尝试以零花钱做为少儿经济教育的起点,梳理出十条少儿经济教育法则如下:

一、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

零花钱给的过多或孩子随要随给,孩子就永远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容易沉溺于物质的享乐,有时还会带给同侪小朋友不和谐的感受。至于给孩子零花钱的频率,低年级时以周为单位,高年级时则以月为单位,让孩子逐渐养成按计划支出的习惯。

二、零花钱不是做家务的代价

如果将零花钱作为倒垃圾、打扫自己房间等日常家务的代价,会让孩子产生做应该做的事也应得到经济奖赏的意识误区。

三、不要将成绩单与零花钱挂钩

孩子成绩提升了,就给予更多额的零花钱,会形成他们学习成绩与金钱挂钩的不健康意识。建议应重视子女有无进步,而非只看考试得分,多给予肯定与鼓励,培养其挫折忍受度,将有助于他们迈向成功。

四、父母记家庭生活日记帐,孩子记零花钱帐簿

孩子的金钱管理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所以要养成孩子记零花钱帐簿的习惯,不断地学习与强化管理能力。此外,孩子与父母共同观看家庭生活日记帐簿,让孩子也能间接学到经济与会计的基础知识。

五、用孩子自己的零花钱储蓄

被储蓄的不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拿到的钱,而是孩子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来储蓄,只是在需要时才取出一部分。在真实的经济世界里,不可能仅有收入项,而无相对应的支出项。孩子经历过这些实际的财务操作,就会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

六、钱不要放在存钱罐里,要存进金融机构

放在存钱罐里的钱不可能生息,也违反实际的财务金融机制,惟有将钱存进金融机构才能钱生钱。所以孩子零花钱积攒到相当数额后,定期到银行储蓄存钱,存折则由父母来保管。不过,为了让孩子感受自己才是存折真正的主人,要经常让孩子看看存折里不断增长的数额。

七、把孩子生日party筹划视为经济教育的机会

利用孩子生日party的筹划做机会教育,和孩子共同做活动计划,通过有限预算的手段来抑制消费欲望,从中让孩子体悟合理消费的必要性。

八、提早遏制冲动购物、炫耀和攀比消费

学龄前的幼儿或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出自本能和欲望来消费,冲动购物和炫耀的倾向相对严重。父母必须从小起,不时向孩子耐心说明何谓必要性消费?何谓炫耀性消费?纵有购买可能性,也需要多方比较之后再购买。

九、不要试图用物质来弥补心理上对孩子的亏欠

现今的父母总是因为工作繁忙,鲜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所以常常藉由物质来填补心理上对孩子的亏欠,结果导致孩子消费欲望越陷越深终致失控。与其多给孩子买东西,常陪孩子上馆子吃大餐,倒不如多与孩子面对面促膝相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十、强调惜物和节约的重要性

孩子丢掉东西是常态,但不能让孩子养成东西丢了也不寻找的习性,纵然是读幼儿园的稚子遗失物品,也要负起摊付损失的责任,就从他们的零花钱分期摊销做起。平日适时多给孩子谈谈惜物和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做为健全的经济人,分享社会有限资源的意识。

提前打理 避免沦为“负翁”

美国联储会前主席艾伦.' target='_blank' >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曾指出:“如果不想因采用错误的理财方式而遗憾终生,必须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初中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提前打好经济教育的基础,这样可以对良好的理财习惯起很大作用,预防年轻人因一时错误的理财决定,终其一生遭受经济生活匮窘的困扰。

金钱是一柄双刃剑,懂得经济知识和理财技巧,就会成为“富翁”;相反,如果对经济知识一无所知,就会成为“负翁”。如果你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富翁还是负翁呢?

林忠义 台湾理财规划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IPO重启带来投资新热潮 四维度详解新股潜力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