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群体,大多由信用卡骗贷群体衍生而来——一条新式骗贷产业链逐渐形成,所有人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骗贷者获取一套虚假资料,只需2000元,却可骗贷20多万。钱一到手,人就消失,成为永久“坏账”。 而很多平台为了“冲量”,故意降低风控门槛,沦为骗贷狂欢。 如盛世阴影,他们汲取时代红利,并化为这个浮夸时代,虚假繁荣的泡沫。 1、探金者:情报中心 骗贷产业链的最前端,是一个助贷群体——他们专营在各大贷款平台间,去寻找风控规则。 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是收集情报的“侦察兵”,收集的信息,为后方部队提供战略部署。 陈昕冰就是其中一员。 90后的他,毕业后,就泡在各大玩信用卡的论坛中,是典型的“玩卡一族”。 他手头有几十张信用卡,申请、养卡、提额、套现,每个月“以卡养卡”,玩得炉火纯青。持续一年后,他发现信用卡几乎都申请过——他面临资金断流。 2013年,互联网金融崛起,新的消费时代到来。 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中,开始两年,是P2P时代,人们利用P2P理财;时代步履仓促,如今已进入消费金融时代,人们利用现金贷、消费贷进行提前消费。 让陈昕冰惊讶的是,这些新生的消费金融平台,风控比银行简单太多,只需要网上提供部分资料,就可以放款。用玩信用卡的一套,再来玩互金贷款,简直是“降维攻击”。 陈昕冰的“套现游戏”,进入一个让人亢奋的阶段。他专研各个平台的规则,并将经验,分享在各个群和论坛中,很快,他身边聚集起一批拥趸。 2015年,他开始将“情报”变现。 他组建自己的QQ群,要入群者,就要交纳“499”的学员费——他建立起3个千人大群,获利150多万。他定期会开一场视频课程,每个学员需要交纳20元,堂堂爆满,一堂课就可获利近万。 而陈昕冰每天的工作,就是去测试规则,并写成攻略。 陈昕冰手头有很多学员的资料,他用这些身份去测试平台规则,“实践才能出真知”。 “很多贷款平台,没有什么风控,只有一些简单的规则,”陈昕冰发现,很多平台的风控,“简直滑稽”。比如一些平台,无视黑白户(所谓黑户,就是征信记录有逾期的污点用户;所谓白户,就是还没有过信用卡和其他借贷记录的用户),只需要填写实名制手机和身份证,就能下款。 他将这些规则,集结成攻略,每日共享到QQ文件中,一年时间已更新14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