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机制“硬杠杠”破解保障房退出难题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郝飞飞 保障房退出机制常常被认为是“纸上谈兵”,如何让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自觉退出保障房、如何对骗租骗购者实施强制腾退,似乎是道无解的难题。 山西省保障房分配管理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困惑。目前,该省正在酝酿出台六个具体的保障房管理运营办法,其中对经适房、公、廉租房的退出机制进一步细化,力图以机制上的“硬杠杠”突破这一困境。 “人本思维”求解退出难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郝飞飞

保障房退出机制常常被认为是“纸上谈兵”,如何让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自觉退出保障房、如何对骗租骗购者实施强制腾退,似乎是道无解的难题。

山西省保障房分配管理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困惑。目前,该省正在酝酿出台六个具体的保障房管理运营办法,其中对经适房、公 menu=rent key=" 租房、廉租房的退出机制进一步细化,力图以机制上的“硬杠杠”突破这一困境。

“人本思维”求解退出难

“退出机制已经设立了,但目前还没有退出廉租房的。收入方面最难证明,一般的收入证明是工作单位开,没工作的是居委会开证明,但隐性收入不好查,比如,做个小生意、小买卖,无法界定他们的收入。”大同市城区廉租办主任曹利兵对于“退出难”问题深有感触。

大同市廉租房实物配租启动于2010年,要求大同城区户籍、低收入家庭提供8道手续才能申请到廉租房,具体的收入门槛是人均年收入在10400元以下。“基本上是低保户、老弱病残、五保户、军烈属等弱势群体。我们每年会进行抽查入户,实地走访,但只能估摸,具体的收入情况不可能十分精确。”曹利兵说。

山西焦煤集团" 西山煤电(" 000983," 股吧)有限公司的棚户区改造住房中也配建有一定数量的廉租房,相关负责人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一个人上班一个月拿1000块,在外面做个小买卖的,额外收入就不好鉴定。目前,我们是一年审核一次,但难度很大,只能邻里之间互相监督。”

在" 吕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保障房对象告诉本报记者, menu=rent key=" 租赁保障房确实能省不少钱。以廉租房为例,一年的租金比市场上便宜1500元左右。在审核时,收入上报少点就行。

这些现实问题如何破解?“在即将出台的"6+1"的保障房管理制度中,我们对退出方式进行了细化,提高了具体程序的可操作性,也是总结了各市县实践中的一些办法。”山西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梁晓军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所谓“6+1”管理制度是指山西省即将出台的六个保障房运营管理办法和一个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意见,其中有专门的廉租房、公租房和经适房供应与退出管理办法。这些办法对需要退出相应保障房的家庭给予了较大的余地和耐心。

以廉租房为例,新办法规定,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等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如果愿意购买,可按当年的经济适用住" 房价格申请购买。符合公租房租赁条件的,可按程序给予配租公租房。廉租房承租人的配租资格终止后,在两个月内退出住房,仍按廉租住房标准收取租金。如确有困难,又不符合公租房租赁条件的,有6个月的过渡期,其间按照市场标准收取租金。

6个月后,无正当理由仍不退出住房的,从次月起按照市场标准的1.2倍收取租金。办法中还提出,下一步将联合纪检、车管、审计、房产等部门,了解居民的真实收入,实行强制性退出。

骗租骗购者需要严惩

相对于保障房的退出难而言,如何使不符合条件的骗租骗购者退出保障房尤为社会关注。山西省的保障房体系中,经济适用房占大头。为了进一步规范其管理,山西省出台了“狠办法”:2011年6月11日新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不得自行上市交易,确需转让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回购,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租赁)。

“一直以来,为啥有人打破脑袋争取经适房?因为有利可图,以前规定经适房五年后需要转让的,补交一定的" 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就可上市,牟利空间很大,这就导致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想办法申购经适房。加上以前针对收入的审核,也只是程序性审核,靠单位出证明、居委会出证明。现在规定政府原价购回经适房,卖给其他人,没了利润空间,就有望把这个漏洞堵住。”梁晓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保障条件审核方面,山西省下一步将多部门联动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财产进行审核,包括银行存款、社保缴纳情况、报税完税情况、车辆、个体工商登记等诸多内容。“目前,个人或者家庭收入的高低是衡量其是否享有保障性住房权利的根本依据。而在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个人收入衡量体系,除了工资单上所写的数额之外,其他收入无法衡量,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公平现象。如果最终无法将保障房有效分配给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就无法使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实现效率最大化。我们力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山西省住建厅厅长李俊明说。

据了解,联合" 统计局,通过摸底调查健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也将是山西省保障房管理下一步的着力重点。李俊明说:“目前我们在退出机制上,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 法律条文,这也是导致保障性住房无法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那些已经不符合条件却依然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来说,政府缺乏相应的强制手段,很难执行。对虚报或者瞒报家庭人口、收入、住房情况等骗租骗购的个人和家庭惩罚力度不大,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取消其资格,大量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加重了保障性住房的回收负担。”

(本系列报道完)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金翔放眼国际市场 精心准备参展CeBIT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