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为开辟农民致富路,善厚镇近年来积极探索补贴政策,加强推进订单种植,发展蔬菜种子培育。2011年,该镇凭着蔬菜种子销量700多万公斤,一举占据全国市场销售总量的40%,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蔬菜制种基地。
据悉,该镇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历史悠久的文化,南依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靠滁河洪水走道,森林覆盖率达到45%,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该镇农产品质量与众不同。而记者从善厚镇看到许多农民辛勤劳作的背影,尤其是收割菜籽的老两口吸引我们的目光。
只见,他们把晒干的白菜秸秆整齐地平铺在一块花布上,拍打、轻揉,黄黑相间的白菜种子随即洒落而下,显得饱满诱人。老人名叫吴学贵,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订单种植户,去年和当地种业公司签订了18亩白菜、萝卜种植订单。据他介绍说,他们签订的是价包收协议,公司预付定金,还提供技术支持,再加上政府每公斤0.4元的补助,每亩田比种普通作物年可增收600元,今年他们家光种子这项就可增收1万多块“我们签的是定价包收协议,公司预付定金,还提供技术支持,再加上政府每公斤0.4元的补助,每亩田比种普通作物年可增收600元,今年全家光种子这项就可增收1万多块!”一旁的' target='_blank' >张平介绍说:“随着地方政府对制种业补助力度的逐年提高,再加上订单合同的保障性,农民种植热情越来越高,目前,善厚镇已经建设种业种植基地3万多亩,带动农户4000多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
善厚镇位于和县北部山区,半山半圩,全镇总人口3.6万,其中1.8万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极其匮乏。张平说,为提高农民增收,早年的善厚镇以辣椒酱制作出名,当农民发现制作辣椒酱去除的辣椒籽,晒干后还能当种子出售,从此开始了善厚的蔬菜制种业。因为蔬菜种植对劳动强度要求不高,就这样,随着当地几名种子销售经济人的出现,该镇制种业的生产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因劳力外出形成的抛荒田也都逐渐变成了制种基地。笔者随后来到在华丰种业有限公司的陈列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产品包装新颖、色泽鲜明。
据公司负责人李德芹介绍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当地土地已经无法满足种植需要。去年,他们几家公司又在周边县区签约种植订单4万多亩,发展新品60多种。产品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与韩国泉润公司合作生产的丹波黑豆、红色青菜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供不应求。
记者从该镇蔬菜种子协会会长周承东了解到,为提高规模效应,2012年初,当地政府投入近千万元,扩大了规模市场,新建了一座占地60多亩的蔬菜种子交易市场,周承东这段时间天天跑工地、催进度。“规模可以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建成后,我们的销售模式可由出门卖变成上门来买。”周承东告诉笔者,和县目前已是全国三大叶类菜种子生产基地之一,上个月,另外两家基地主动来人商量今年种子价格定位。“现在,我们的种子不但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显著提高,在行业中也更有话语权了。”
善厚镇通过推广订单种植,开辟农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