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玉琴:黟县洪星乡红光村支部书记、金元木制品工艺厂厂长,省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年内全村老百姓都能用上自来水,把车开到家门口。 ”9月上旬,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黟县洪星乡红光村,金玉琴有些兴奋。
“这段时间往县里跑得勤。村里还剩1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和自来水,我在忙资金落实。 ”金玉琴说,“厂里的业务再忙,村里的事情也不能丢。 ”
1992年,经亲戚介绍,贵州省福泉市布依族姑娘金玉琴嫁到红光村。在熟悉并融入当地生活后,金玉琴自筹资金10万元,办起了木材加工厂。
企业初创时,发展并不顺利,既有过订单匮乏的无奈,也有过货款被骗的经历,还遭遇过车祸死里逃生,但金玉琴挺过来了,把一个不到10人、年产值不到10万元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发展成目前有员工60多人、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木制品加工企业,“当时办厂,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木材附加值,一方面想安置一些困难的邻居,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 ”
这些年来,金玉琴收购村民木材,每立方米单价均高出市场价50元左右,村民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200元。厂里招工,她优先照顾妇女、残疾人和困难户,还把厂里的下脚料无偿送给孤寡老人烧饭取暖。
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金玉琴通过林权流转创办综合林场,完成混交经济林营造和次生林改造2636亩,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业产业化路子;投资60余万元,发展黄牛、山羊、土鸡等林下养殖业。
自家富带动乡亲富,金玉琴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戴。 2008年,她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去年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金玉琴更加忙碌了,带着群众建起了村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和农家书屋,完成了村路硬化,在每个村民组建起垃圾池和垃圾筒,并安排专人保洁。
“当选十八大代表,既是荣誉,也有压力。 ”金玉琴说,只有进一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把村里的事情办好,才能不辜负党组织和乡亲们的期望。
金玉琴告诉记者,近期想抽空回贵州老家一趟,专门做两套崭新的民族服饰,穿得漂漂亮亮的去首都参加十八大。(吴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