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的不断发酵,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越来越为各方所关注。相关信息显示,在这一事件发生后,' target='_blank' >银监会再敦促' howImage('stock','1_600015',this,event,'1770') 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拿出解决方案并召集各家银行就此事开会讨论,并给予窗口指导。
“现在,银行理财面临着各方资金的诱惑,铤而走险的员工并不是没有。”一国有银行云南省分行财富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与' 券商、' 信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均有渠道合作,代销产品品类繁多,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风险。
“接近年底,在当前的存款利率水平下,即使银行千方百计加大揽储力度,高收益理财产品都是周期跨年,到期都在2013年。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小幅震荡,但考虑到年末临近及跨年资金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望震荡向上,尤其是期限在1至3个月的跨年产品收益率优势逐渐突出,建议关注该类产品。”上述财富中心人士表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不要过分追求理财产品的绝对年化收益率,忽视其中隐含的市场风险。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也提醒,投资者应当认清投资产品背后所对应的具体投资标的。与此同时,产品设置的风险控制措施是能够降低产品所对应的风险。比如,融资性投资产品通常会有担保、抵押/质押、回购等措施;证券投资类产品可能会设计成分层形式,优先级别投资者将获得固定收益型回报;境外投资产品通常会进行货币掉期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普通投资者缺失或不易很好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和数据,因此参考权威评级机构对这些机构的评级结果就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较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