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上Acer租用的是方正PC这一国产品牌,实际上,通过这一合作方式,Acer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方正PC强大的四到六级城市及农村地区的销售渠道,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联想等国内PC厂商的议价能力
两个多月的煎熬后,10月22日,宏 (Acer)(2353,TW)与" 方正科技(" 600601," 股吧)(600601,SH)战略合作的方案细节终于公布。
不难看出,表面上Acer租用的是方正PC这一国产品牌,实际上,通过这一合作方式,Acer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方正PC强大的四到六级城市及农村地区的销售渠道,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联想等PC厂商的议价能力。那么方正呢?除了市场传言的7000万美金的租用资金,方正又得到了些什么?
被边缘化的方正PC
已由方正" 科技成功过渡到Acer中国方正品牌事业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财经》,“自8月初Acer与方正集团忽然宣布将在PC业务领域加强长期合作关系以来,由于事关自己的饭碗,方正科技内部一直都人心惶惶。现在也算尘埃落定了。”根据Acer中国方正事业部总经理蓝烨透露的数字,方正科技原有的职员人数是1430人,这次转到Acer中国的是698人,差不多50%。
上述担忧其实不是没有根据,一直以来,国产PC都处于非常尴尬的状态,根据方正科技财报,2009年方正科技PC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84%,但其毛利率仅有4.99%,净利润减少40%。
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数据,2009年中国市场PC企业按照市场占有率排名为联想(23.8%)、惠普(10.1%)、戴尔(7.9%)、方正科技(6.2%)。方正科技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第二,一路下滑至第五名,且份额也不断萎缩。
并不难理解,国际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断加深本土化运作,是导致国产PC行业低迷的重要原因。近几年,国产PC厂商在技术研发、经销渠道等各个领域的议价能力都被极大削弱,日渐徘徊在边缘化地带。
而在方正集团内部,PC业务更是尴尬。
对方正集团而言,PC业务虽然为其扩大了公众影响力,但也导致公众对“方正”的认知限定在“做电脑”的层面上。事实上,方正集团重心早已多元化,旗下包括IT、地产、医疗、金融等事业群。
对方正集团旗下IT事业群而言,利润较低的PC业务更是“鸡肋”。一方面,在PC业务繁荣之前,方正IT的旗帜是出版业务。在PC繁荣之后,方正IT则开始多元化。PC只是曾经在IT即PC的时代,短暂地充当过方正IT的旗帜;另一方面,方正IT也正在积极转型为IT增值服务提供商,由此利润较低的PC硬件业务地位必将被弱化。而在放手PC业务之前,方正IT已经大规模地在各种网络推送以非PC业务为主体、以“方正IT就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广告片,以填补PC业务出手之后可能留下的品牌空档。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正集团想要甩手PC业务也就不足为奇。8月6日方正科技董事长方中华就明确表示,“方正集团旗下的PC业务将进行调整转型,从PC制造销售商向IT产品业务分销及增值服务提供商转型。”而方中华表态的时间也恰在Acer与方正打得火热之时。
渠道拱手让人
去年在PC下乡运动中占有16.4%的市场份额、在中小城市具有强大营销网络的方正PC渠道,被认为是合作中Acer得到的最为明显的好处。事实也确实如此。
Acer集团的市场进入策略,是百分之百通过渠道销售的商业模式,这也表明渠道对Acer集团的重要性。Acer也一直坚信这一渠道策略将是其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2009年底开始,Acer力邀渠道伙伴加入,目前已成功在中国各地开设店面3800余家。
Acer公司CEO兼全球总裁蒋凡可·兰奇直言不讳,通过与方正PC的合作,Acer中国的渠道网络将会进一步加深,扩展到四到六级城市及农村地区。扩大后的渠道网络将会大幅加速Acer在中国的发展,并且提高市场占有率,而Acer更是进一步为2011年策划了更多的渠道扩展方案。
目前,Acer已经从与方正的合作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兰奇说,通过租用方正PC品牌并将其销量并入Acer后,令Acer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移动电脑市场上,首次站上第二位。他自信满满地说,依靠在新兴市场的迅猛发展,Acer在2011年很有可能超越惠普(HPQ,NYSE),成为全球移动PC领域的第一名。在2012年成为中国PC市场前三大厂商。
实际上,方正PC还有两个核心优势:一是在政府行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中的竞争力;二是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力。在这两个领域,方正品牌耕耘多年,其深厚的政府背景、北大背景,令任何一个非内地品牌都相形见绌。这也曾令多家国际巨头垂涎三尺。由于每个季度惠普、戴尔、Acer、联想四家PC巨头的座次都可能更迭,所以在与Acer达成战略合作之前,方正也曾爆出与戴尔公司(DELL,NASDAQ)、海尔集团的绯闻。
钱!钱!
从其他几家国际巨头口中抢下方正PC这块肥肉,Acer集团自然十分珍惜。Acer中国总裁艾仁思(Oliver Ahrens)对《环球财经》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同时致力于发展Acer和方正PC两个品牌在中国的商用、消费市场的PC业务。
那么方正科技呢,通过这样一种合作方式,方正科技又得到了什么?
当然最直接的,就是利润!方正科技8月公告中称,与Acer的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与Acer上海签署的协议约定,方正科技以5100万元向Acer上海转让所有用于公司PC产品相关业务的数据库、软件(方正IT系统)等无形资产,以公司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并且可以用于Acer上海PC产品相关业务为原则。此外,公司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还将以6900万元向Acer上海转让所控制或掌握的所有与PC产品业务经营相关的渠道资源信息。
方正科技表示,这两项协议是公司与Acer公司在PC业务全面合作的重要部分,协议生效后Acer公司将会支付给公司合计1.2亿元。基于公司与Acer公司PC业务全面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方正科技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虽然方正科技的上半年业绩的营业利润仅为4647.45万元,同比下降21.07%;实现净利润5612.95万元,同比下降11.60%。但在8月4日方正科技披露与Acer战略合作相关细节后,其股价上涨7.64%,收盘每股5.07元。
如果之前市场一直传言的Acer将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租用方正品牌7年,那么这笔资金对方正科技来说,将更是一大利好。
方正PC会消失吗
即使艾仁思一再强调,虽然Acer与方正PC的消费人群有重合,但将来两个品牌的竞争将是良性的、友好的。但在美加净、活力28、小护士等民族品牌与国外巨头合作或者被并购的命运中逐渐消失以后,不禁为方正PC品牌的延续捏了一把汗。
从已经公布的合作细节来看,方正科技只是转移了自己的PC业务,把它交给了Acer来经营,但Acer已经有了三个品牌,包括Acer这个主品牌,还有eMachines(易美逊)和Gateway(捷威)这两个子品牌,当然其在欧洲还有Packard Bell(目前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如此多品牌如何经营,将是困扰Acer问题。
兰奇对这一疑问的解答是,他搬出了自己一贯推崇的大众公司的经营策略,10月22日,这位老人对一直关注着方正命运的媒体记者说,大众旗下有很多汽车品牌,但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竞争领域,并且每个品牌的发展都非常好。
但我们注意到,大众汽车旗下各品牌定位高端低端各有不同,但在PC与移动PC非常普及的今天,Acer与方正的消费群体却有很大部分的重合。业内人士指出,Acer电脑,销售市场为全球范围、产品品牌以技术和性能为主打;Gateway销售范围在美国亚太市场,产品品牌以时尚、潮流定位;而eMachines销售市场为全球范围,品牌定位于低价。从这三个品牌来看,都与方正PC现有产品相冲突。
短期来看,Acer将尽力避免这种冲突。毕竟,方正PC在中国市场、尤其是4~6级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渠道覆盖力,将使得Acer对其倍加重视,至少,在Acer、Gateway、eMachines三大子品牌未在底层市场施展拳脚之际,方正PC将在Acer品牌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更远的存亡,则取决于蓝烨及其领导的Acer中国方正品牌事业部能否保持住、并推动方正PC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希望方正PC,这个12年的民族品牌,不要只是巨头博弈的一枚棋子,希望它在被Acer租用的这几年时光中,可以重放异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