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古浪县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按照“七线贯通、四区联动、以线串点、抓线带片、示范带动、规模扩展”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将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科学规划,全力推进。
古浪县成立了生态经济林建设领导小组和检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推行目标责任制和追究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农户,技术人员蹲点包片、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同时,为加快建设进度,保证质量,县上成立了由纪委、督查办、' target='_blank' >林业局、农牧、广电等部门组成的专门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核实、入户走访等方式,在栽植期间,7天一个轮次,对各相关乡镇和单位特色林果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各相关乡镇和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序,并形成督查通报予以通报,强力推动全县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
古浪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特色林果业建设事宜,制订出台特色林果业发展实施方案、扶持办法、考核验收办法、奖励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和考核奖惩措施。结合水权水价制度改革,把特色林果基地用水纳入全县配水计划,优先保障基地用水,并将特色林果示范点节水设施配套列入水利建设总体规划,优先配套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充分利用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等政策机遇,拓宽融资渠道,按照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着力扶持发展特色林果业民间专业合作组织和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全县特色林果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建设平台。
古浪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井、河、黄灌区不同区域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林果示范点31个,并对2012年已经建成的泗水镇上四坝千亩黄冠梨示范点、土门镇宝塔寺村千亩黄冠梨示范点等6个千亩示范点进行全面提升改造。通过采取开沟覆膜、配套滴灌、管灌等节水措施,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跟班作业、全程监督,严把整地、选苗、栽植、灌水、抚育、管护等各个关键环节,全力打造亮点示范工程,辐射带动全县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古浪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组进行调研,了解发展特色林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开沟、定植、灌水等关键环节深入造林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对地块落实、苗木质量、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落实,及时协调解决、督促整改在特色林果业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技术服务,建立了“一带三”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即县上组建林果办,乡镇成立特色林果服务队,村级选聘科技助理员,组级选聘农民技术员。每个县级技术人员带好3名村级科技助理员,每个村级科技助理员管理好3名组级农民技术员。目前,全县共聘用村级科技助理员30名,农民技术员170名,在一线全力以赴指导群众做好特色林果各项工作。同时,采取聘请专家授课、现场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刻录科教光盘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现已累计举行各类技术培训500多场次,培训技术人员与种植户2万多人次。
2013年,古浪县计划完成特色林果业建设5.3万亩,其中井、河、黄灌区3.1万亩,山区2.2万亩。至5月底,已完成特色林果栽植5.6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7.4%,其中枸杞0.31万亩,红枣0.18万亩,优质梨2.47万亩,酿造葡萄0.31万亩,仁用杏2.42万亩。(甘肃日报 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