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员工、投资者和环境,以及社区和政府,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与之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具有活力的区域” (Area of Strength)如何变得更大?“令人担忧的区域” (Area of Concern)如何被减小甚至被消灭?我们盘点了2010年中国和全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管理阵痛”,目标直指那些“令人担忧的区域”。希望借此引起企业的关切,如何更好地发展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具有活力区域”,通过更好的管理手段,提升双方的价值。
富士康员工不是机器人
刘琼
社会影响力 ★★★★★
管理改进空间 ★★★★★
品牌受损度 ★★★★★
24小时轮班、多品种多批次批量生产、快速转换(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当初正是凭借“人海战术”,“全球代工大王”富士康击败了众多的日美等国的行业竞争对手。
今年上半年接连发生的多起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在引起社会对富士康“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为企业老板们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在珠三角的企业中,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多挣钱、快挣钱”的理念下,采用整套极其严格的“制度管理”,用各种条条框框的制度,或者命令式的军事化,对企业进行“约束式”、“强制式”的管理,给员工造成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
在这种“泰罗制”的“唯效率”的管理方法下,劳动者如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机械、重复地铆在一处,丝毫地享受不到生命的尊严、自由与快乐。无法预见未来的群体氛围,足以让自杀成为脆弱个体的解脱方式。
管理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劳动者经历了由最初被视为机械人、经济人,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各个层次。而像富士康这种低端生产领域中的低级管理理念,使得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当中失去了人文关怀,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不单单是富士康,所有企业都应该从连续坠楼事件中吸取教训,重视新生代员工的思想情绪和心理需求,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
国' 美股权纷争
刘琼
社会影响力 ★★★★★
管理改进空间 ★★★★★
品牌受损度 ★★★★★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但2010年一场横跨内地与香港的公开战——创始人、大股东黄光裕和职业经理人陈晓的国美股权之争,却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皆知。企业到底属于谁?按照中国企' 业界的传统理念,职业经理人受聘于公司,应该对公司的股东忠诚或负责;而依照法治观念,职业经理人应该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直接对创始人或大股东负责。
事实上,国美纷争,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公司治理中情与法的混淆。股权之争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并不鲜见,但此次国美之争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这场股权争夺战无关职业道德,也无关江湖式的忠诚与背叛,而是关乎中国' 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的游戏规则。
国美之争,使得部分企业家担心,中国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可能会由于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发展之路变得更加曲折。
对此,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李培恩的建议是,作为职业经理人,应该本着完全为公司的态度,处理家族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这也是在家族企业中的生存之道。而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只有对现代企业治理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将公司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才能处理好家族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双方要在决策权和管理权方面达成互信与平衡,建立有效的治理架构与规则,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家族(决策)——经理人(管理)的管理架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