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互联网走过了十六年,也是一路热热闹闹走过来的。从门户到内容提供商,再到" 博客、网络电视、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与" 微博,每一个阶段都风潮涌动,竞争也异常惨烈,很多勇士风光一时,转眼成了过眼烟云。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互联网的风云变动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成功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必须打醒精神往前走,免蹈雅虎旧辙。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是一地沃土,适宜互联网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中国有庞大的网民资源。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让大部分人能用上便宜的电脑上网,现在人们的生活也实实在在离不开互联网。
第二,资本市场窥觑和意味着充满逢勃生机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只要你被它瞄上就有的是钱让你去砸,砸出一个品牌和份额来。
第三,别人的东西你可肆无忌惮的抄袭,因为中国还没有对互联网创新进行保护的相关" 法律,所以腾讯可以通过模仿抄袭利用自身已有的流量超过你,将你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正因为如此中国互联网走过的十六年是一个模仿的十六年,可以说是不值得称道甚至可以说是应感到羞耻的十六年。百度模仿Google,腾讯QQ模仿ICQ,团购模仿Groupon,淘宝模仿eBay……有谁创新吗?没有!因为在中国没有互联网创新的土壤,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创新绝对不是巨头们产生的,而是由几个人的小公司产生的,当你的创新一想到被巨头们无情的拿去时,你还会有激情去创新吗?因此在新年到来之际,写下这篇心愿:希望中国互联网在2011年有个惊喜创新,也希望法律界为互联网的创新保驾护航,更希望互联网有幸成为巨头的CEO们给创新留下一点生存空间,这样中国的互联网才真正有希望,也才可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