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传AT&T将大打广告应对Verizon版iPhone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周二发布的Verizon版iPhone,AT T将会展开大规模的广告攻势。 在经历了数月有关Verizon版iPhone的传言后,AT T的高管终于要面对现实了。知情人士透露,Verizon Wireless本周二有望宣布与苹果合作,并将在月底正式出售iPhone,结束AT T在美国市场长达3年半的iPhone独家运营地位。 这一声明将引发两大运营商之间激烈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周二发布的Verizon版iPhone,AT T将会展开大规模的广告攻势。

在经历了数月有关Verizon版iPhone的传言后,AT T的高管终于要面对现实了。知情人士透露,Verizon Wireless本周二有望宣布与苹果合作,并将在月底正式出售iPhone,结束AT T在美国市场长达3年半的iPhone独家运营地位。

这一声明将引发两大运营商之间激烈的用户争夺战。知情人士透露,AT T有望发布新的广告,重点突出iPhone在其网络中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功能。

Verizon拒绝对此置评,但该公司此前曾表示,其网络更为可靠。

合约策略

除了营销措施,AT T还将采取其他措施应对独家运营权的丧失。该公司去年就增加了投资预算,改进备受诟病的网络质量,并推出了一系列新设备。同时还下调了旧版iPhone的价格并加快了新iPhone的升级速度,从而用长期合约锁住更多用户。

AT T无线业务CEO拉尔夫·德·拉·维加(Ralph de la Vega)表示,该公司多年前就已经为失去iPhone独家运营权做好了准备,而且欢迎竞争。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是否拥有独家运营权,AT T的短期和长期生存能力都很好。我们的实力不仅限于此。”他周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当苹果去年夏天发布iPhone 4时,AT T出台了政策,只要符合要求且愿意续签两年合同,所有iPhone用户都可以立刻升级新设备。

这种策略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瑞士信贷估计,截至2010年底,AT T拥有1840万iPhone注册用户,其中86%,即1590万为合约用户。

现年20岁的摩根·施密特(Morgan Schmit)表示,在她的家乡美国密苏里州莫伯利市(Moberly),AT T的服务还算不错,但她今年夏天搬到纽约后发现情况不妙。尽管她计划永久定居纽约,但却不准备立刻转用Verizon的服务。

“我刚买的这部手机,所以被两年合约给锁定了。”她说。

网络问题

虽然具体销量预期并不一致,但分析师预计,Verizon今年将销售700万部至1300万部iPhone。

瑞士信贷分析师乔纳森·查普林(Jonathan Chaplin)估计,到2012年,Verizon将吸引960万iPhone注册用户,其中130万来自AT T。截至去年9月底,AT T的合约注册用户为6770万。

根据美国权威消费者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去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主要运营的网络质量排名中,Verizon和AT T分别位居首位和末位。

25岁的纽约市居民贝拉·维拉格里(Bella Vellaguerre)说,她对iPhone的服务一直都很满意,直到去年夏天开始频繁掉线。因为不想续签AT T的合约,她当时甚至放弃了iPhone 4的升级待遇。

如今,随着Verizon版iPhone即将推出,她开始考虑更换运营商。

“我现在还有些犹豫不决,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就会更换运营商。”维拉格里说,她是纽约大学的一名学生。

被迫自卫

麦迪逊大街将成为AT T与Verizon用户争夺战的受益者之一。作为美国最大的两家移动运营商,Verizon和AT T同时也是最大的两家广告主。

根据WPP旗下广告追踪公司Kantar Media的数据,AT T 2009年在美国市场投入的广告费高达15亿美元,Verizon也高达18亿美元。而在2010年前10个月,这两家公司的广告开支都达到了12亿美元

“人们都对Verizon能够运营iPhone感到振奋,AT T必须要做出回应。”美国品牌代理商Method的高管迪恩·克拉奇菲尔德 (Dean Crutchfield)说,“我预计AT T将大打广告,在纽约等存在问题的重要市场尤其如此。当前的形势不利于AT T,因为人们对 Verizon运营这部手机期待已久,但AT T不得不自卫。”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峄山镇“1+1”群众共致富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