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假房产证、假合同、假离婚证都能制作,还能操纵房屋前次交易价格,甚至可以将交易不满一年的房子做成交易满五年来逃避营业税。”上海' (楼盘)检方一位办案人员说。
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的一套房屋为例,2011年6月实际成交价508万元,2004年1月前次交易实际价格为130万元,黄牛伪造前次交易价格为475万元。也就是说,将本应378万元的差价人为缩小到33万元。本应缴税20余万元,实际缴税1.7万余元,逃避税费达18万余元。
尽管这笔交易少向国家交税,购房者却没有获得多少“好处”。购房者据实缴纳的部分税费通过避税手法,进入了中介和部分黄牛的腰包。当事人说,缴税当天,她在房产交易中心按照较高的税费标准给了中介十几万元,但自己在门口看见中介和黄牛去' 税务窗口完税后,“钱却基本被他们原封不动地拿走了”。
事实上,各地房产交易避税现象十分普遍。记者近期走访了多家房产中介公司,咨询如何降低房产交易税费。包括中原地产等知名房产经纪在内的销售人员均回应称,可以指导交易双方签订“阴阳合同”,将房产交易登记价格大比例做低,从而实现税负大幅减轻。
据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介绍,目前有些房产中介公司围绕合同做文章、运作避税的手段之一,就包括诱使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一份为实际成交合同,另一份为在房管部门登记办理相关税费时的合同。
——做低房产交易价格。一般将房产交易的登记价格做到地区普通住宅指导价附近。上海市民潘女士介绍,她在上海南' (楼盘)站附近购买了一套总额为165万元的房屋。经' howImage('stock','1_601099',this,event,'1770') 太平洋(' 601099,' 股吧)房屋中介公司操作,该房产在房管部门登记时,房款总额被做低为120万元,直接省去契税4500元。
——减少与前次交易差价。按照相关规定,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两次交易差价征收营业税。做高前次交易价格,往往能大幅降低房产实际交易税费。
——二手房变新房、“以租代售”等多种方式避税。比如,对新购买的住房未办理产权证就再次转让,使二手房转让变成新房销售;对不足两年进行上市交易的房屋实施“以租代售”,即房屋中介在为买卖双方代理时,将原购房合同改签为租赁合同等,用这些方式达到避税的目的。
(据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