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记者走进64团12连维吾尔族小伙儿阿巴斯在64团团部农贸市场经营的拌面馆里,看到生意红火。说起饭馆生意,阿巴斯高兴地告诉记者,一个月就有一万多元的进账,这全靠团里的支持和帮助。这是64团加大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少数民族就业渠道的一个缩影。
在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中,64团明确了“到2015年完成1159户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使其户均达到1.6万元以上”的目标。为在五年的时间里,使全团1159户少数民族家庭摆脱贫困,该团紧紧抓住兵、师党委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经济社会发展和师党委实施的“双十”工程,依托科技培训阵地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职工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等多举措,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就业和创收能力,拓宽少数民族职工就业增收渠道,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各行各业。
12连少数民族待业青年阿巴斯去年在团场党委的组织下在伊犁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回来以后,他在团部开了家拌面馆,现在拌面馆的生意很红火,小饭馆不仅让他家的经济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64团12连待业青年阿巴斯对记者说:“我在伊犁学的这个技术,在乌鲁木齐、伊犁外面打工,回来以后开了这个拌面馆,现在来我们店里吃饭的人也特别多,生意也挺好的。”
和阿巴斯一样,这两年,努尔海霞利用团场鼓励少数民族职工拓宽就业门路创收增收、将兵团商务局商贸流通扶贫资金购买10间店铺,以廉租形式租给缺乏发展资金,有经营理念和能力的少数民族职工家庭从事餐饮、商店、服务等第三产业,开起了商店和哈萨克风味小吃店,丈夫在家务农,她在团部经商,走多元增收之路。现在努尔海霞的小店还被评为兵团第四师64团青年创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64团还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团场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通过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刺绣培训班、葡萄培训班等多种培训方式,积极引导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他们从业技能,使他们早日走上多元增收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