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会问,股票 为什么会代表一家公司?一家公司为什么用市盈率估值?上市公司的股东是不是把散户的钱都赚走了?一堆股票 放在一起是如何形成一个整体市场的?股价的变动原理是什么?本文就用最形象的比喻,为大家解答股票 市场的这些基本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股票 是咋产生的。从前,在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上,有很多只母鸡,她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吃着虫子下着蛋。但是,母鸡们又不愿意像这样日复一日的吃虫,下蛋。于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即将到来……有一天,一只有远见的花母鸡突然想到,如果我能吃到更多更好的虫子,岂不是可以进化成母鸡中的战斗机,下更多更好的蛋?可是,问题来了,这只花母鸡手里没有钱,就只能卖蛋。花母鸡找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说,你给我钱,我之后每下两个蛋,都能分你一个。猴子当然聪明得很,他心想:花母鸡每年能生100个蛋,一个蛋能卖1块钱,于是我每年就能分50块钱,那我给你1000块钱吧,这样我20年就能回本。花母鸡说,OK,我这有50张母鸡券,拿着作为凭证吧。
于是,猴子这50张母鸡券就被称“股份”,而他所做的1000块钱投资,就叫“按20倍市盈率入股”。啥叫市盈率?就是母鸡券的价格除以每年可以领到的鸡蛋,也可以理解为多久“回本”。这个数字,越低越好。
结合以上通俗易懂的描述,我们来看一下股市里这些名词的“正规军”。
股票 ,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也就是刚才的那只母鸡给猴子发放的母鸡券,猴子拿着母鸡券,每年可以向母鸡索要他应得的那些鸡蛋。同样的道理,股民拿着上市公司的股票 ,就会得到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红。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大家管常年不分红的公司叫做“铁公鸡”,发了母鸡券,又不下蛋,实在不地道。
那么,股票 如何估值?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 每股股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股价是分子,每股收益是分母。我们当然希望每股收益越高越好,而股价越低越好,因此,市盈率越低,公司的估值越低,公司股价的上涨空间就越大。如果一家公司股票 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 的价格就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投资者买入的风险就会加大。不过,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投资者也会趋之若鹜的买入,市盈率就会被相应的推高。所以,投资者在评估上市公司估值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绝对数值,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公司未来的成长,只有买入股价相对合理,且未来预期高增长的股票 ,才会真正的在股市获胜。目前的' 创业板是不是这种状态呢?我们不做评论,投资者自己分析。
那么,股价变动是怎么回事呢?还是拿母鸡的例子做说明。假设一个母鸡一夜之间变成了胖母鸡,生蛋加倍,那么凭借相应母鸡券就可以领到双倍的鸡蛋,所以母鸡券价格翻倍;反之今夜母鸡得了禽流感,死了,对应的母鸡券也就一文不值了。也就是说,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本质上会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强,股价自然水涨船高,按照市盈率的算法,同样的估值,分子上涨,分母也必然上涨;如果一家公司的业绩节节下跌,不但股价不停的下跌,同时估值有可能持续存在泡沫,这样就会导致股票 预期继续变差,股价跌入谷底甚至存在退市风险,这类公司到时候会应了那句歌词“阳光下的泡沫,一触就破”。(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