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波动加大,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滑,余额宝近日也一度破“3”,让爱理财的小伙伴们担心不已——如今还能找到稳妥的投资渠道,让自己的资产不缩水吗?办公室里连日来也弥漫着一股“无财可理”的焦虑味道。
随着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存钱不划算了,其他理财渠道也不见得好。而最容易来钱的A股市场,今年几番起落,牢牢套住了不少期待分享红利的投资者。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据姚太太观察,身边" 炒股的人纷纷被“套”,很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股市不好玩,楼市也不见得稳当。有点闲钱的人也不敢轻易买房。“毕竟是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又大,如果楼价不涨,就意味着亏利息。”一位同事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姚太太也说,现在最焦虑的可不就是这些有点闲钱的中间阶层。没钱倒也省心,不用操心理财的事儿;高收入者、高净值人群不但有私人银行、" 私募基金等高端理财渠道,而且在国内投资市场不景气时候,还可以腾挪资金到国外投资。再看看中等收入阶层,一旦利率下滑,就成了积蓄最可能缩水的群体。
也难怪有人说:“炒股怕炒成股东、理财怕理成原告、买房怕买成房东。”
在这样理财心慌慌的时候,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积蓄稳健增长呢?
姚太太说,首先要有心理准备,躺着赚钱的时机已经过去了,未来一段时间,理财产品收益还可能继续下跌。因此,盲目追求高收益已经不可行了,毕竟眼下的高收益必然是伴随高风险的。
其次,顺势而为很重要。在调低心理预期后,要合理配置资产,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均衡。“这时候要更注重保障型理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少赚钱总比亏钱强。”姚太太觉得,这时候,适合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保本需求,投向保本型或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用于对抗负利率;另外留一小部分资金,选择合适的时机投向股市、债市。此外,除了上述资产配置之外,期限上,考虑到因为处于降息通道,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继续下行,可以尽量选择长期的理财产品,锁定长端收益。
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