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金融超市 · 正文
互联网
金融的悲喜交集,源于决策层的态度:谁将是互联网
金融的主力军?
2016-01-04 09:21 新浪
财经 董希淼 1
摘要决策层对互联网
金融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一方面,对互联网
金融充满期待,认为是新型
金融业务模式,肯定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认为存在一些问题和
风险隐患,应加强互联网
金融监管,规范其有序发展。

金融的悲喜交集,源于决策层的态度:谁将是互联网
金融的主力军?" />
2015年,我国互联网
金融走过了悲欣交集的一年。
而这种悲欣交集的状态,似乎与决策层对互联网
金融的表态密切相关。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
金融”。当年3月5日,总理在布置2014年重点工作时说:“促进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完善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
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
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时,全社会刚刚经历了钮文新提出取缔“余额宝”的一场风波。高层看似正面的表态,让大小互联网公司和媒体一片狂欢。其实,社会公众和互联网公司大大误解了高层的本意。在我们官方语言中,如果是要力挺某事,一定是会提“大力推进”“快速发展”之类字样的。提“健康发展”,其潜台词往往是现状可能“不够健康”。“健康”二字意味深长,你懂的。
而2015年“两会”期间,同样也是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互联网
金融”:一是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说“互联网
金融异军突起”;二是在布置2015年工作时,要求“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
于是,很多人及很多公司又陷入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媒体也竞相呼告:总理给互联网
金融点赞了!“异军突起”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现状与
趋势。总理在回顾成绩时谈及互联网
金融,有肯定的意思,但也谈不上是多大的褒奖。同时,总理又一次强调互联网
金融要“健康”发展。
7月18日,
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堪称互联网
金融“基本法”的行政规章,旗帜鲜明地在标题中突出强调“健康发展”,其用意不言而喻。所以,到了2015年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
金融企业座谈会上提出,“鼓励互联网
金融依托实体
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
金融风险底线。这次,总理对互联网
金融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一是要求“依托实体
经济”,二是要求“规范有序发展”。
而11 月3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三节“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第六条“构建发展新体制”,明确指出“规范发展互联网
金融”。
我们不难发现,总理的工作报告是每年一次,而十三五规划是要管今后五年的发展大计。因此,“规范发展互联网
金融”不仅是决策层对前几年经验和教训的一次总结,更是对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
金融的总体定调。
随后,12月25日,
央行发布《关于加强个人
银行账户服务、加强
账户管理的通知》;12月28日,银监会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央行发布《非
银行支付
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很多人说,决策层对互联网
金融的态度,正在悄悄其变化:在今年11月之前,基调以“促进”、“鼓励”为主;而“十三五”规划建议之后,基调开始转向“规范”。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我认为,决策层对互联网
金融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一方面,对互联网
金融充满期待,认为是新型
金融业务模式,肯定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认为存在一些问题和
风险隐患,应加强互联网
金融监管,规范其有序发展。
从“健康发展”到“规范发展”,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更谈不上政策的转向。如果一定要说有些什么变化,只能说决策层对互联网
金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识更加清楚了,态度更加坚决了,措施更加明确了。但不管怎么样,既加强规范又鼓励发展的总体方向没有改变。
因此,2016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互联网
金融将呈现出以下三个新的发展
趋势:
第一,互联网
金融本质是
金融,
金融的本质在互联网
金融下一步发展中将会更加凸显出来。互联网
金融既要有互联网基因,也要有
金融基因。过去,我们更多强调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但现在和未来其
金融的特质将更加凸显,互联网企业将需要更多的
金融专业人才。有人认为,以后互联网
金融80%是
金融、20%是互联网。
第二,过去几年互联网
金融更多是靠技术创新推动,是技术驱动型,接下来将更多依赖制度创新驱动。在一轮疯狂生长之后,很多细分的行业和业态,都有赖于监管细则的出台,才有可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比如股权众筹,要看
证券法怎么修订,如何规范。在
证券法没有修订之前,股权众筹可能很难有很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三,正规
金融机构将在互联网
金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正规
金融机构这几年已经开始觉醒,奋力追赶,从工商
银行到平安
银行到恒丰
银行,商业
银行的互联网
金融和移动
银行业务依托其自身强大的客户和
数据基础,转型发展的生命力将会更强,产品和服务将会更加丰富,将会成为互联网
金融的中流砥柱。
当然互联网
金融发展到最后就是没有互联网
金融,正规
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跨界公司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来提升、改造
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是互联网
金融的最高境界。
冬雪融化之后,春天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