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重大的举措都是政府在需求侧的努力,激发了中国的消费内需,激发了中国的投资潜力。大量的外商进入和出口增加,中国获得巨额的
外汇储备,使中国
资本市场拥有丰厚的流动性。
11月,中央高层在9天之内四次提到“供给侧改革”,这对股权投资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供给侧的改革大幕已经开启,PE
机构必须及时进行转型。要忘掉过去的辉煌业绩,重新实事求是打造自身的核心价值能力。”基石
资本管理合伙人陶涛在由21世纪
经济报道主办的“2015中国创新
资本年会”上指出
需求端改革红利减弱
基石
资本是
证券公司直投背景出身、有15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经历过八次IPO暂停和九次IPO重启。
基石
资本的过往投资业绩和公司未来发展,离不开供给端的两大改革。一个是2004-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可以说,没有股权分置改革就没有中国PE和VC整个的股权投资产业。一个是正在进行中的多层次
资本市场建设和
市场化发行的改革。
过去,基石
资本相当多的成功案例和巨额
收益都依托于过去一二十年间年政府在需求侧改革和政策所获得的成果。
所谓需求侧的改革和政策,就是政府为增加GDP,而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增加方面进行的改革和举措。比如在利息税、土地财政、房地产行业发展,4万亿的政府投资、人民币贬值、中国加入WTO等等。

这些重大的举措都是政府在需求侧的努力,激发了中国的消费内需,激发了中国的投资潜力。大量的外商进入和出口增加,中国获得巨额的
外汇储备,使中国
资本市场拥有丰厚的流动性。
基石
资本过去投资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山河智能,正是得益于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发展,投资的国内最大的饲料和家禽养殖企业山东六和集团,正是得益于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升级,投资的三六五网,正是得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消费与投资的发展。

基于需求端背景下基石
资本的投资思路是什么?一方面,是考虑被投企业在投资期获得了多少的净
利润的增长;一方面是考虑
资本市场特定时期投资的
市盈率和退出的
市盈率的
价格差。两个要素叠加起来成为PE
机构在过去15年间获利核心的来源。
但是所谓的股权投资“
黄金期”、“暴利期”一去不复返了。需求端的改革在过去的20年间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目前需求端的宏观
经济政策边际效应在逐渐递减。PE投资
机构IPO溢价在逐年下降,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的
市盈率也在逐年往下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PE
机构还执着于所谓根据需求端改革的逻辑进行投资的话,显然前景令人担心。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