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锐话题)城市“陪跑族”:赚钱不如“赚吆喝”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新华社福州8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运动打卡#今日跑步11.38公里,耗时02:9:8,消耗卡路里514千卡……” 时下,在社交网络中晒出跑步“成绩单”的网友日渐增多,跑步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伴随而来的是一种新型职业——城市“陪跑族”的诞生。 城市“陪跑族”一般通过网络发布售卖陪跑时间的信息,采用O2O的方式进行交易。以淘宝网为例,打开网页,不时能看到诸如“杭州陪跑,帮治懒癌”等广告,“陪跑族”商家的收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新华社福州8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target='_blank' >刘娟)“#运动打卡#今日跑步11.38公里,耗时02:9:8,消耗卡路里514千卡……”

时下,在社交网络中晒出跑步“成绩单”的网友日渐增多,跑步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伴随而来的是一种新型职业——城市“陪跑族”的诞生。

城市“陪跑族”一般通过网络发布售卖陪跑时间的信息,采用O2O的方式进行交易。以淘宝网为例,打开网页,不时能看到诸如“杭州陪跑,帮治懒癌”等广告,“陪跑族”商家的收费从人民币每小时5元至60元不等。

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二学生吴湘在网上晒出自己的肌肉照,将每周一、三、五的夜跑时间以50元一小时的价格出售,希望帮助客户以高质量的运动获得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记者输入“陪跑步”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2006年第一家城市陪跑商店开业至今,淘宝网上已有陪跑商店624家,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湖北、福建、四川等地,“陪跑步”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行业。

2014年10月,一家媒体发布了一条陪跑员月入3000元的新闻,健身还能边赚钱?——这个消息鼓舞了一些跑步爱好者加入这个行列。

市场看似日益壮大,然而应者却寥寥,实际上“陪跑族”月入3000元很难实现。记者发现淘宝网上的陪跑商品大多成交量为0,线上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海“陪跑族”徐遥最近一个月成交量为9笔,每笔也仅18元。

“客户也会问我,你每天的时间有限,收入怎么维持生活呢?”徐遥说,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在寻找答案,我的收费相当于是客户给我报销车费,除开成本基本没有收入。坚持下去的社交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这是我的初衷,“通过陪跑扩展自己的生活圈”。

今年27岁的徐遥,部队转业后原本在银行从事押运的工作,“以前认为应该按部就班地工作,后来我觉得单调的工作限制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咬牙便辞职了。”徐遥说。辞职后,爱好跑步的徐遥突发奇想在淘宝上注册了“陪跑”商店,“因为我希望找到爱好和经济的平衡点。”

徐遥是“陪跑族”里少数的专职陪跑员,细心的他会给每一个客户量身定制跑步计划,除了日常监督之外,还定期与学员一起训练,认真的态度让他短时间内就积累了不少“好评”。

一位客户在评论中如此评价徐遥:“教练很懂专业知识,体帖又耐心。跑步时不停地鼓励我,纠正我的跑步姿势,最后还送我到家,太好了,减肥就靠他了!”

尽管陪跑没有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徐遥并不打算停下来,他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今年春天,'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门' 旅游学院和'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三位学者注意到了中国新兴的“陪跑族”现象,联系上徐遥,希望对此进行学术研究。

徐遥不仅欣然同意,更积极参与其中。“我很好奇这个行业的未来。看到近几年打车软件的兴起,希望陪跑行业也能够在全民健身中脱颖而出。”徐遥说。

程明明研究院表示,陪跑现象的产生,折射出共享经济在中国经济体转型中的发展。“陪跑族”把社会中闲置的“跑步”资源利用起来,不仅满足了陪跑者的社交需要,也满足了客户的健身需求,在两者间寻找到新的价值点和生活理念。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猎豹启示录:从大佬“小弟”到巨头盟友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