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约1.79亿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生产及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经营消费特点也有较大不同,不同人群对于低价、赊销、技术等的需求程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切入不同农户的模式和方法也将不同。

农技服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部分,农艺师人群不受重视,存在于各附加职能部门中,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农业的作用;农技服务
市场经济化缺失,农艺师无法靠技术直接受益;培训体系不完整,没有较完备的培训体系
支撑农艺师成长。
相较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大国,例如美国、以色利,其先进的农技服务已经在
市场和农户自身身上得到了体现,此部分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历程:

一、 中国农业发展
趋势
2014年底,土地流转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流转比例达28.8%,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287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个。

2014年中国一产GDP占比9.2%,二产占比42.6%,正在持续稳定下降中。截止2014年底,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约1.79亿,约占人口总数13%。未来5至10年内,农业劳动力人口将加速下降,农业服务人口将加速增长。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 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
趋势:种业—科技化;畜牧业种植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一体化。
二、 中国农户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约1.79亿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生产及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经营消费特点也有较大不同,不同人群对于低价、赊销、技术等的需求程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切入不同农户的模式和方法也将不同。
农业服务之于不同规模农户的现状概览:

1">2">3">4">5"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