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做" 企业债的,今年都去做" 公司债了,你就可以想象是怎样一种火爆。”一位" 券商固定" 收益部人士告诉记者,最近3个月以来,几乎每个星期,信用债的发行量都在1500亿到1800亿元。股市告急,一大波资金再次涌向债市,而公司债是带来这一轮债市“井喷”的核心品种。
公司债发行量
自6月起猛增
根据Wind资讯数据,2015年至今,债券发行额超过15.4万亿元人民币,而2014年全年的发行额近12.2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其发行量自6月起开始快速增长:6月份发行263.34亿元,7月发行948.21亿元,8月1193.20亿元,9月截至28日已达到957.10亿元。
上述券商固收人士告诉记者,交易所是公司债发行的主要阵地,因其发债的审批流程较银行间债券市场更为流畅,也助推了企业发公司债融资的积极性。
失衡的市场供需,也加剧了债券市场利率的下行。不论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利率普遍下行,而公司债的下行趋势最为明显。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 分析师" 张仕元告诉记者,现在的利率基本上达到历史低位,如果再往下走,会走到2008年底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水平,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了。
价格被严重高估
将重蹈股市覆辙?
“当下公司债的泡沫,几乎相当于股市" 创业板3000到4000点。”上述券商人士称。他认为,当下的债市尤其是公司债,已经存在泡沫,价格被严重高估。然而,北京一位债券阳光" 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尽管公司债价格高估,但仍可以通过加杠杆的操作手段获利。
“比如,我在交易所用1个亿的资金,去买1个亿的债券,然后再去交易所做正" 回购交易,把它质押出去,假设债券的质押系数是7折,就意味着我能够再融7000万元的资金回来,继续去购买债券,依次循环操作,最后1个亿资金,或许能够买到3个亿、甚至4个亿的债券。”上述阳光私募总经理告诉
可是,有业内人士担心,债市加杠杆是否会重蹈股市的覆辙。上述债券阳光私募总经理认为,股市加杠杆和债市不同,债市加杠杆爆仓的风险较小。
债市长期
仍有投资价值
回顾债券市场上一波牛市,时间可以追溯到2012年到2013年第一季度,此后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收紧,2013年6月一度出现“钱荒”,债券市场急转直下,到2013年11月下旬,10年期" 国债收益率达到4.7%,创十年新低。
上述债券阳光私募总经理亲历了那波债市牛熊,他告诉记者,2013年春节过后,预测到央行可能会收紧流动性,他就将仓位砍掉2/3。他告诉记者,“钱荒”是导致上一轮债市牛转熊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意料之外,但并非全然没有察觉,当年一个明显的信号是“非标”猖獗,致央行货币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