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在春节的热潮尚未散去之时,突然宣布了提现收费这一新政,道出了微信对于支付场景拓展以及沉淀资金不变现的深层焦虑。
春节期间,除了红包数字的不断翻红,腾讯旗下企鹅智库发布了一份《' 中国互联网红包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微信平台中78%的现金红包仍以红包的形式再次在社交圈中流转,而现金红包用于电商购物和线下消费的比例仅分别占12.2%、9.4%。在过去一年中,微信砸巨资布局线下,不惜月烧上百万资金来扩展商户场景,不断拓展微信的支付场景,但在猴年春晚竞标失败后,微信已错失迅速扩大商户场景的时机,在除夕之前,虽然也在飞机、商场等多种场所开展“摇一摇”红包等活动,但带来的转化率似乎并不明显。
另一边,微信钱包中经常有大量的资金沉淀,但并未为微信带来任何收益。加上,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政策不断收紧,尤其2015年7月31日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称为“最严网络支付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单个客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支付账户需进行多种方式交叉验证等规定直接掐住了网络支付的命门。
作为货币基金的余额宝并不受央行这项规定的限制,微信也希望将这部分零钱转化为财付通的理财资金。
微信此次对余额提现收费,但随后强调,理财通资金赎回至银行卡不受影响,不收取手续费。随后,腾讯理财通团队也发布公告强调:理财通零钱理财,取出至零钱无手续费;理财通货币基金取出、理财通月提现至银行卡,无手续费。部分用户早在当晚微信收费新政出现之前,就已总结出无需支付手续费的窍门:把零钱中的钱先转入理财通,再从理财通中提现至银行卡。而理财通中的零钱理财,目前七日年化收益为2.955%,略高于余额宝的收益。其将资金导向理财通而非银行渠道的目的明确。
微信支付提现收费,对于已经习惯免费的用户来说,第一时间观感自然不佳,但却可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微信在解释为何设置1000元的免费额度时称,大部分用户零钱包中所存现金远低于1000元,所以设置了这个限制,不是按月累计,而是终身只有1000元的免费金额。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那些不足1000元的部分用户可能并不会绑定银行卡,也不会走理财通这一通道,而会先放在钱包中,到各类支付场景中进行消费。一方面将用户钱包中的资金沉淀下来,另一方面,当商家面对诸多拿着手机要求微信支付的用户时,将更愿意接入微信支付,通过C端倒逼B端,推进支付场景。
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