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没有移动端的控制权是亚马逊的致命弱点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亚马逊可能并不会如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可阻挡,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亚马逊的致命弱点就是其没有移动端的控制权。 <BR /> 亚马逊可能并不会如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可阻挡,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亚马逊的致命弱点就是其没有移动端的控制权。 移动端的软肋 像Postmates、WunWun、Instacart以及Curbside这样的创业公司都在利用智能手机来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提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和方便的购物体验,而且通常他们的速度和方便性比亚马逊还要好。 总体而言,和去年同期相比,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亚马逊可能并不会如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可阻挡,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亚马逊的致命弱点就是其没有移动端的控制权。
亚马逊可能并不会如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可阻挡,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亚马逊的致命弱点就是其没有移动端的控制权。 移动端的软肋 像Postmates、WunWun、Instacart以及Curbside这样的创业公司都在利用智能手机来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提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和方便的购物体验,而且通常他们的速度和方便性比亚马逊还要好。 总体而言,和去年同期相比,移动端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比传统电子商务快了3倍。 在此期间,亚马逊并没有做太多使其桌面端购物体验,与移动端购物体验产生太大不同的改变。移动端购物基本上只是简单地将网页内容移植到了应用程序上。  创业公司围剿 而与此同时,创业公司还在不断地开创出新东西,将考虑周到的体验带到移动应用程序上,使之成为一个竞争的差异点。位于纽约的创业公司WunWun,其创始人兼CEO Lee Hnetinka表示,他认为他的公司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都对亚马逊产生了冲击。  WunWun是一个送货服务应用程序,可以让客户从当地的商店购买商品,然后提供给客户一小时内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Hnetinka表示,他们无需仓库和库存就能运转起来,使得它比亚马逊更佳灵活。   Hnetinka还表示,“我们也将这项服务授权给商家。我们通过授权给商家来与亚马逊进行竞争。” 他说,他并不是每天醒来都会想着WunWun如何可以杀死亚马逊,但他并不害怕与亚马逊竞争。  行业巨头也希望扰乱亚马逊 除了一大票对移动端有独特见解的创业公司是亚马逊所面临的难题以外。还有很多财大气粗的大公司也准备通过其他方式来挑战亚马逊。
零售巨头沃尔玛通过其数字化的改变也开始实现逐步增长,并且在折扣上,几乎就要赶上了亚马逊所给出的巨大折扣力度。 
另一个就是Google。当人们在Google搜索上做一些与产品相关的商业搜索时,Google会从中赚到钱,但很多消费者往往直奔Amazon.com网站上搜索他们想要买的东西,而不是率先在Google上进行搜索。为了与亚马逊不断增长的实力和普遍的接受程度作斗争,Google已经尝试改善其自身的购物搜索结果。由于这些搜索结果的改进,亚马逊正在遭受伤害。 
亚马逊和Google在许多领域都展开了竞争。亚马逊最近刚刚推出一个新的移动广告网络服务,而这个广告服务可能会威胁到Google。当然,Google也正在扩张其物流业,物流送货又是亚马逊电子商务业务的核心。 随着Google推出快递服务,Google将会与当地的商店进行合作,如果你通过Google 来订购商品,Google会在订购当天将商品送上门。该服务目前覆盖的地区比亚马逊的送货服务还要广。   亚马逊不留情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 如果苹果公司是以其专注而闻名,亚马逊应该就是以缺乏专注而闻名。不断的有新公司来削减亚马逊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亚马逊也在扩张自己,推出一些新的产品类别,虽然它目前还缺乏一定的实力。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亚马逊这家全球最大的图书销售商曾多次进军硬件领域:
亚马逊还推出了本地服务市场、无限量的电子书订阅服务、Amazon Pantry用于日常杂货的送货、音乐流媒体服务等,除此以外,亚马逊同时还在继续研究无人机的送货服务。 所有的这些服务与硬件都需要花钱。  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的策略是放弃利润或忍受微薄的利润,同时要优先考虑扩张和提升客户体验。这就需要亚马逊将他们赚的每一分钱又重新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  那么亚马逊的这种策略还能持续多久,它是会持续获得长尾利润,还是会被自己的规模拖垮呢?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35大行观点:美股创出历史新高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