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是支撑国家不断发展、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是支持民族不断壮大、优化升级的精神支柱。所以在国家走向富强的过程中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月8日,由华本企业家俱乐部、三智书院、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主办,在香港泰盈集团大力支持下的“第七届中国企业家国学公益论坛”在“北京' (楼盘) 易郡”圆满举办,一场关于“中华文化与企业经营哲学”的探讨完美落幕。
庄严肃穆的祭祀大典为本届论坛开了个好头,在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秘书长刘志远先生的主持下,华本机构董事长' target='_blank' >李文明、阳光壹佰' 置业集团董事长' target='_blank' >易小迪、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蓝春、富鼎和基金董事长' target='_blank' >王启富、泰盈集团董事长杨晓辉、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涛、远东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 target='_blank' >周霖、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钱晓华、周氏王朝控股集团总裁周松波代表企业家向人类始祖轩辕黄帝、商业始祖白圭、儒商始祖子贡依次敬献鲜花,并带领大家行三拜礼,表达对始祖的尊崇和敬意。随后翼道礼乐教育研究院的表演《关雎》、《丰年》也开启了论坛艺术与传统的礼乐篇章。
论坛在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秘书长刘志远和明青女子学院创始人王明青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在简短精炼的开幕式致辞中,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认为企业家经历高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在这个时刻考虑国学能够给企业家带来什么很有必要;原' target='_blank' >首创集团董事长、华本企业家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target='_blank' >刘晓光表示儒释道的圣贤们在政治、经济、伦理方面有着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作用已经在日本、' 韩国等企业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在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情况下,文明如何进行对话与融合值得思索。只有经济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站不住脚的,他也十分认同此次论坛的分议题,认为现在讨论“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振兴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很有价值;华本机构董事长李文明讲道,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的是伟大的信念。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时刻保持18岁的干劲,发展自己的企业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以其丰富的国学知识、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展开了第一场主题演讲《儒家伦理与企业经营》,楼老表示,上个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腾飞的时候,儒家思想就对企业、世界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探讨。人在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严重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如何期摆脱人类日益沦为机器、物欲奴隶的困境,找回失落的人性、自我,如何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行等问题,可以从儒家经济学中略知一二。大家应该坚持的一个信念是儒家思想对于经济推动的作用。第一点就是自觉自律。由于很多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失去了主体性,未树立自我品牌意识,所以失去了很多好的机遇。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反省中国企业家是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得到百姓的认可。企业家要守住伦理底线,学会并实践自觉与自律,时刻怀有诚实与敬畏心理,学会担当与责任。第二点是诚信,做人做事,都要有一种敬畏心,都要诚实有信。儒家的伦理,诚信、信誉,要有敬畏心。做人对自己要有心,对别人要有敬畏心。今天在经济遭遇挫折的时候加强内修,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我们要对用传统儒家伦理管理、经营企业抱有充分的信心。
阳光壹佰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作为盛和塾的一员,自然对' target='_blank'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易小迪认为稻盛和夫能够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并在其有生之年使两家公司都进入世界500强,这与他潜心佛学与阳明心学、提倡经营心性等哲学的学习与实践是分不开的。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做人正确是所有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做人正确就是中国儒家的东西,至诚、至信、至良知。他从善的角度出发,文化弘扬善,制度置于恶。易小迪提出:成功与回报的获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要将成败、盈利作为评价企业的标准。企业高层要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作为企业文化最基础、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明确利益观念,这样企业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两场精彩的演讲将巅峰对话点燃了激情,“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振兴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北大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干春松,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阳光壹佰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富鼎和基金董事长王启富,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涛参与了讨论。干春松教授首先发言,他认为做企业不一定是以赚钱为目的,更在于享受与安心。在中国经济发展困难的今天,企业如何让人安心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家所思考的,而哲学思想是企业建立的一个基础。王启富先生认为判断一个企业与企业家的成败,首先要看这个企业家是否具有真正品质,其次是竞争能力与优势。' 投资是投人的过程,坚持做下去就有可能成为传奇。所以坚持、创新、智慧与勇敢的精神是企业和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王守常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振兴中国企业是显而易见的。哲学其实不是一个真理性的证明,而是一个道的问题。道是形而上的,术是形而下的,道在术中,以道御术。经营企业是一个过程,只有企业家不断积累直到豁然贯通,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是非观念。赵涛先生讲道,文化的强大与经济的强大同' (楼盘)等重要,中国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国人的文化素质却让世人对“礼仪之邦”的中国产生了质疑。抛弃了对儒释道敬畏的国民是浮躁的,所以中国企业家所要做的就是结合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注重品牌和坚持工匠精神。楼宇烈教授提出,企业首先要发展中国文化,建设企业的灵魂文化。有良好的道德信念的社会才会有良好的社会习俗,建设文化依靠自觉与自尊,而非' 法律的强制。
巅峰对话后,迎来了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target='_blank' >董平关于《阳明心学对企业经营的启示》的第三场主题演讲。董平教授认为殊路同归。他虽然没有做企业的经验,但是天下事一个道理。他表示王阳明的思想整合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精髓,代表了中国古典思想文化在明代中叶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在阳明心学与企业的关系中,王阳明教给企业家的是立志,是人对自我生命未来状态给予的期待,是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自我输入与界定。志之所在就是良知之所在,即“心向往之,行必行之”。“立志”与“良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指导。以良知为本,最终在做企业中实现人身心内外的合一。如果目的和手段都指向非道德层面,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不仅仅把经营企业当作赚钱的手段和方式,而是表达自身生命存在的手段和方式,这样在企业经营中就没有理由不把企业经营好、管理好。
原定压轴出场的万通集团主席、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仑因事未能出席,但是一段简短的' 视频也依旧精彩。他表达了未能出席论坛的遗憾,也对活动能成功举行充满了期待。
第二场巅峰对话内容依旧火爆精彩。在“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经营哲学?”为主题,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盛洪,著名独立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赵晓,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蓝春,远东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周霖和利世控股董事长' target='_blank' >李中子参与了讨论。周霖认为很多人一生有四大追求:权、色、财、名。对于名的追求与保持是非常必要的。儒家修身,道家修心,佛家定心,需要有宗教般的信念。蓝春认为经济与文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是一个空中楼阁。儒释道等都在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企业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在修行的路上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李中子认为中国文化五千年的积淀成为一大奇迹绝不是一天形成的。他以自己在' 美国30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中国企业向西方企业学习的地方。盛洪发表观点:可能企业刚开始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但做到最后所追求的应该是一种人生的自我实现与满足。做人是做企业的前提与基础,人生境界的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前一阶层的覆盖与超越。企业精神价值的追求之所以青睐于儒家文化,其中之一就是儒家有真的仁慈,仁慈是一个家庭、企业、民族与国家的必备因素。最为精彩的当属赵晓先生与董平教授的激烈碰撞。赵晓讲道:宗教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文化是制度的上的兵尖。之所以我们对于自身文化没有太深的了解,“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只有先认识世界才有可能认识与发展自己、企业,要从文明、全球的角度观察中国的企业。董平教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化中心论”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他认为不要一味地强调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不曾断绝的文明,还有发源于' 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中国人对于天道的关注不够,人对于“礼”的认识是不足的,礼不仅仅表示礼仪规范,礼来源于天,“礼者,天地之序也。”礼是对天道秩序的人道转换,社会现实的价值体现在对天道的实践中。人更应该成为至善、天道的践行者。
晚宴在孩童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稚嫩的声音述说着人生大道理,更加具有穿透力,直达人心。晚宴的举办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觥筹交错间是文化的认同与理念的碰撞。
第七届中国企业家国学公益论坛的召开,再次让企业家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明白了文化带给企业的是精神理念的提升、企业经营的内在指引、企业自强的动力与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实践手册。这是各位国学大师与企业精英思想撞击所产生的火花,是本届论坛圆满落幕的璀璨烟花,是企业长久不息的生命之花,更是中国企业家国学公益论坛对“共享智慧、共享资源、共享生活、共享成功”诺言的兑现。
(责任编辑:屠蕾 HO01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第七届中国企业家国学公益论坛圆满落幕》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