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彭博报道,上月一笔中期票据未能按时付息的中城建集团,上周五到期的另一笔中期票据15.5亿元本金及利息,再次未能按时兑付。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一笔中期票据(11中城建MTN1)于上周五(12月9日)到期,15.5亿元本金及利息等待偿还。中债登周五晚间发布' 公告称,截止营业日终,未收到发行人中城建的应付兑付资金,无法代理发行人向持有人兑付。
此前,中城建在离岸和境内债市均有过违约纪录。今年7月22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城建位于香港的子公司承认其点心债已违约。11月28日,中城建未按时支付另一期中期票据(12中城建MTN1)利息,虽然该公司于两日后将利息足额划付至托管机构,但未支付罚息,仍构成实质性违约。
'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 分析师姜超周一在报告中写道,虽然此次违约市场已有预期,但因中城建存续债规模大,公募的中票就达到96.5亿,信用风险担忧上升或通过产品赎回、机构去杠杆等向流动性风险传导,形成类似4月份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共振的局面,加剧调整压力。
彭博周五早些时候曾援引中城建不愿具名联系人称,截至当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左右,公司还没做好全额支付的准备。他称,不排除晚些时间会有资金,但不保证是足额还是部分兑付;公司正在尽全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上述联系人因未获授权公开置评而不愿具名。
彭博联系本期中票的主承销商'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负责兑付事项的联系人不愿接受采访。
包括中城建逾期付息,及近期内蒙古博源控股、' target='_blank' >河北物流和' target='_blank' >大连机床的信用风险事件在内,今年中国境内债市已有至少25笔公募债券违约,为去年的三倍以上。彭博数据汇总显示,包括25亿元离岸点心债,中城建集团境内外市场存续债券达10只,待偿还余额超180亿元人民币,在目前存在违约的债券发行人中,待偿还债券规模最高。
中城建逾期付息后,联合资信将公司评级由A-下调至C最低档,而中金公司将评分由5下调至5-的最低档。中城建事件自今年4 月其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再融资风险剧增后发酵已久。
经济回暖,中国央行通过“锁短放长”等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利率上行抑制金融杠杆的意图日渐清晰。叠加人民币贬值及资金外流压力,触发债市11月以来发生剧烈调整,10年期' 国债收益率四季度迄今一度走高逾40个基点。3年期AAA级信用债风险溢价本周大幅走升至113个基点,创至少17个月新高。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城建集团再违约 15.5亿元中期票据未按时足额兑付》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