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号宗地位于新通大道以南,新泽三路以东,锦和路以西,向北隔新通大道与正成南郡与中铁城锦南汇相对,与梓州大道(红星路南延线)直线距离四百多米,与在建的地铁6号线(原地铁11号线一期)新通大道站七百多米。宗地右边即为去年高投所获地块,目前该地块仍无任何动静。

锐理君实地踩盘发现,该宗地目前已经完成打围,内部无未拆除的建筑物,但有一些庄稼生长,西侧地块较多土堆,高低有落差,东侧地块内部较为平整。两块地之间的道路已成型,暂未投入使用。从区位到资源配套到宗地体量等来看,一号地都可以算作是优质地块。
二号宗地位于观东二街南侧,中柏大道以东,距离地铁6号线(在建中)观东站不足两百米,与正在修建中的北大资源紫境府、融创香璟台直线距离九百多米。同样位于观东二街,与本宗地隔地铁6号线相望的是金隅以楼面价12800元/㎡斩获的91.54亩地块,目前该地块围挡已打好,内部土地已经平整,预计要动工。

实际上,新川作为楼市板块被广为熟知和认可也是近两年的事,这既与城市变迁,区域轮动发展相关,也受市场行情推动,更得益于政策与规划红利。
新川板块来源于规划面积10.34平方公里的新川产业园区,基于“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的定位,除了地铁与四通八达、宽阔的道路出行外,园区计划建设综合医院1所、学校22所、8座社区综合体“邻里中心”,约865亩“新川之心生态公园+11.6万平方米湿地公园……生活配套丰富齐备。据悉,今年有6座领里中心将开建,对此,锐理数据也做过专题解读》》》锐理视角| 新川邻里中心今年开建社区商业打造新思考
新川十宗拍卖地块研判
肉眼可见的大好前景,对各大开发商来说应该有十足的吸引力。根据锐理数据监测,在近五年多的时间里,新川板块内的土地成交量呈上涨趋势,共成交21宗,其中2017年占了10宗,2016年贡献6宗。仅近两年入主新川的房企就包括华润、万科、' target='_blank' >北京金隅、融创、北大资源、德商、高投等等。
板块拍卖出让土地 来源:锐理数据" src="http://i1.hexun.com/2018-03-14/192625212.jpg">
2016年至今新川板块拍卖出让土地 来源:锐理数据
虽然新川科技园为产业园区,却是按照“一座城”的规划进行打造,从2016至今的土地出让中亦可发现端倪:住宅用地大量出让,其中以2017年的表现最为明显——成交10宗地,7宗皆为住宅用地,包含4宗纯住宅用地,面积达235亩,而接下来出让的两宗地同样为纯住宅用地,合计147亩。
去年新川板块商品住宅备案均价为12039元/㎡,拍卖土地成交楼面价均价为9998元/㎡。新川近两年出让的宗地,目前只有2016年的三宗地已经呈现项目,一个是正成南郡,去年的备案均价为13121元/㎡,一个是融创香璟台,去年备案均价14552元/㎡,一个是北大资源紫境府,目前暂未开盘。而去年出让地块,都暂未有大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拍出4宗纯住宅用地中均有特殊要求,被高投拿下的两宗连襟地块为人才公寓项目用地;另一宗也被高投摘得的宗地则需要无偿移交计算面积16%的租赁住房;而金隅获得的地块移交租房比例高达41%。本次出让宗地同样有移交租赁租房要求。从宏观层面看,这是对“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策的践行;从具体层面,也是新川乃至高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

1.“案例”在前 结果将如何?
从宗地所处位置看,一号宗地东侧挨着的即是去年高投以楼面价13900元/㎡竞得的32.81亩地块;二号宗地临近金隅的93亩地块,成交楼面价12800元/㎡。位置相近,且起拍价四宗地均为9500元/㎡,都有租赁住房移交要求。在2017年成都成交楼面地价排行中,金隅和高投的这两块地分列第五和第十。因此,本次将拍卖的两宗地成交结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2.两宗地将花落谁家?
新川预期看好,潜力价值巨大,因此能吸引万科、融创等巨头进驻;但有限价调控、地价高企、移交要求等诸多因素,难度升级,对房企也是极大考验。两宗地的归属也引人好奇,会是高投等“老手”还是有“新咖”加入新川战局呢?
写在后面
新川板块不仅在近两年里开闸放出大量住宅用地,实地走访中也可以发现,板块内还有成片的未开发用地,也就是说新川土地储备雄厚,未来将会陆续释放,对房企对购房者来说都是机会。但同时,对开发商来说,更多的是挑战。
市场表现来看,从2015年开始新川房价一路走高,同时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形成明显的剪刀差,板块溢价能力得以体现。随着城市向南发展,需求外溢,主城尤其是城南渐趋饱和,新川跃升为主力承接区,可以吸附大量的购房者;同时产业从业人员也将成为板块客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地价攀升,拿地成本高企是该板块最需要面对的难题。根据锐理数据监测,2016年底,新川商品住宅均价才破万,而现在地价起拍价已在万元左右;在城市中优规划之下,土地容积率降低,走改善路线,做高端产品是实现溢价,获取利润的最好途径,也是当下房企主流做法。但是,一方面目前的限价政策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还有租赁住房移交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改善当道的市场环境下,拿地企业都在做高端做改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后来者没有创新突破,没有可以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无疑会陷入不利境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锐理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土拍前瞻|新川147亩纯住宅用地即将开拍 看点与宗地实况抢先...》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