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屁股决定脑袋的浏览器大战 欧朋成了“墙头草”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Opera的模式其实是Google模式的一个翻版,追随Google是个比追随苹果更好的选择,于是在Google宣布Blink后Opera便马上跟着Google跑了。 <BR /> 最近的浏览器市场非常热闹,钛媒体编辑也一直在关注。谷歌打算在Webkit之外另起炉灶,开发Blink内核。Opera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内核,改投了WebKit,在谷歌宣布Blink时,Opera也跟着过去了,宣布拥抱Blink。Mozilla和三星搭上一起开发Servo内核,主攻移动市场。&l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Opera的模式其实是Google模式的一个翻版,追随Google是个比追随苹果更好的选择,于是在Google宣布Blink后Opera便马上跟着Google跑了。

最近的浏览器市场非常热闹,钛媒体编辑也一直在关注。谷歌打算在Webkit之外另起炉灶,开发Blink内核。Opera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内核,改投了WebKit,在谷歌宣布Blink时,Opera也跟着过去了,宣布拥抱Blink。Mozilla和三星搭上一起开发Servo内核,主攻移动市场

浏览器市场一下子看上去非常热闹,但也颇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谷歌要放弃Webkit,自立门户?谷歌和三星以及Mozilla应该属于盟友关系,为什么要联合起来造反?Opera怎么就成了墙头草了?在浏览器世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成了媒体讨论的焦点。

其实,在商言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各个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的相应的路径罢了,所谓的朋友和敌人,只是外界对各方阶段性合作或对抗战略贴的标签罢了。

浏览器大战,其核心是商业模式之战,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各厂商的浏览器战略是为其商业模式服务的,从其商业模式出发,可能可以更明白的看清楚各方打的是什么算盘。

为什么谷歌放弃Webkit?

在Google放弃Webkit之前,有这么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谷歌已经成了Webkit的最大贡献者。Google是一个建立在WEB之上的公司,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即来自浏览器的" 搜索引擎广告,为了让消费者尽量多的使用Web以及" 搜索引擎,谷歌对改进浏览器以便把跟多的服务移到WEB上有着极其强烈的动机。所以其对此前Chrome的核心——Webkit投入是巨大且真诚的。

可是,Webkit始终是苹果主导的项目。WebKit项目脱胎于Khtml,由苹果牵头建立,其目标是为苹果MAC OS以及iOS提供一个高效的浏览器渲染内核。相对于Google ,苹果是一家传统的多的公司,苹果的主要营收来自其" 硬件产品的销售。虽然苹果也对WEB有着巨大的兴趣,但和谷歌对WEB的狂热相比,苹果更倾向于建立" 硬件+" 软件+iTunes的封闭生态系统,浏览器不是其工作的重心。

工作重心的不同,导致苹果和谷歌在维护WebKit上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在Google的官方博客上写道:“多年来支持多种不同的构架给WebKit和Chromium项目带来了越来越棘手的复杂度。这已" 经开始减缓了合作创新的速度。”

在项目开始时,Google通过使用Webkit的成果,成功的快速推出产品并抢占了市场。但在WebKit成为累赘时,脱离Webkit的Chrome给Google更大的自由度来实现其目标中的Web形态,而不需要和苹果协调步调。

Opera为什么成了墙头草?

Opera一直以来都是自有内核浏览器的代表。但在2013年2月13日,Opera宣布放弃自有内核Presto,并投入WebKit的怀抱。从此,Opera成为一家新的“壳公司”,成为内核打包党的一员。

做出这个决定其实是Opera的战略转型所决定的,在2009年以前,Opera走的是传统的ODM、OEM路线,是一种" B2B的模式,通过把浏览器授权给第三方厂商,从而获得授权金。既然是技术授权,拥有自有技术就成了关键,那维护一个自有内核成为其自然而然的选择。

但当移动市场被iOS和安卓占领以后,以移动浏览器起家的Opera在标准和市场占有率上都没有话语权,虽然有自有内核,但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而且开源的WebKit也让Opera的技术授权变得更加没有竞争力。

于是在2009年,Opera 决定要改走" B2C路线。通过建立广告供应链,把流量变现。

2011年,Opera 并购美国广告平台、行动广告供货商AdMarvel,从此掌握广告内容制作商、手机端用户,更获得行动广告平台的效益追踪技术。

2012年,并购欧洲地区行动广告联播网4th Screen Advertising,从此掌握品牌及" 广告代理商,也接手其原有合作对象,如MTV、Global Radio等。

2012年,并购手机网页广告及App 广告服务商Mobile Theory,从此掌握品牌及" 广告代理商,包括其在美国的合作对象,如" 微软、可口可乐等。

2012年," B2C 的获利占Opera 总营收逾60%,总营收更是2010 年的2 倍,这几年Opera 的成长,都是C 端带来的。

Opera在转型中渐渐成为了渠道商和广告代理商,而技术授权变的越来越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一个开销巨大的内核越来越缺乏性价比,于是就有了Opera放弃自有内核这一幕。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兼容性,Opera 需要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内核来支持其市场份额,于是当时的WebKit成了最好的选择。

可以看到,Opera的模式其实是Google模式的一个翻版,追随Google是个比追随苹果更好的选择,于是在Google宣布Blink后Opera便马上跟着Google跑了。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唯品会逆袭的秘密:毛利率22.4% 不仅仅依赖库存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