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A股市场的“噪音交易者风险”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唐涯 似乎应了“七年之痒”的说法,A股市场在牛市终结7年之后,终于蠢蠢欲动躁了起来。从11月21日突然降息以来,两周来最多涨了超过600点,成交量也在上周五达到10739亿元的新高后,本周一再创新高。证券公司门前人头攒动,每日新数量激增……一副“不疯魔,不成活”的样子。 上周四晚上给本科生上金融经济学。一进教室,先问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股市,你是走还是留?“留!”非常齐整地回答。有几个犹豫的,看看四周,最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唐涯

似乎应了“七年之痒”的说法,A股市场牛市终结7年之后,终于蠢蠢欲动躁了起来。从11月21日' target='_blank' >央行突然降息以来,两周来最多涨了超过600点,成交量也在上周五达到10739亿元的新高后,本周一再创新高。证券公司门前人头攒动,每日新

上周四晚上给本科生上金融经济学。一进教室,先问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股市,你是走还是留?“留!”非常齐整地回答。有几个犹豫的,看看四周,最后也举起了手。

这边厢按下不表。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经济状况。全世界大概都知道,2014年中国经济下滑态势明显。到10月为止,CPI同比增长1.6%,PPI同比增长率是-2.2%,简单地说,中国已处于通货紧缩周期无疑。同期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社会零售总额,以及固定投资总额增速都处于下行通道

另一方面,从2014年上市企业报表来看,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平均利润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3.4%。如果我们相信' 股票 市场价格最终应正确反映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的盈利状况,那么无论是从宏观经济指标,还是微观企业利润,目前A股市场有人高喊的“××点不是梦”的“超级大牛市”是缺乏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知道企业盈利不佳,经济状况堪忧,短期内也很难大幅度回暖,股票 市场的暴涨也就是所谓的“错误定价”了,那为什么我们这些聪明的北大同学还坚持要留在这个市场上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回溯到金融学里面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叫做“噪音交易风险”(NoiseTraderRisk)。

这个理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大学的德隆等人提出的。就是市场上有大量的缺乏真正信息的“噪音交易者”(通俗说就是“散户”),这些交易者对于资产价格的估值会有一些偏差。在传统金融理论模型中,如果这些投资者交易是独立的行为,最后都被两两抵消掉,因而不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可是德隆们认为,真实市场上,小散户们的信息是高度相关的,甚至是相互传染的。大伙儿都攒着一股劲往一个方向交易,就形成系统性的估值偏差,最终反映在市场均衡价格中。

要是这种估值偏差是乐观的,市场价格就会持续上涨;要是悲观的,就会持续下跌。这样一来,那些有信息的投资者(比如说基金、' 保险等机构),即使知道这个价格是“错误”的(或者说是偏离了基本面的),在一定时段内,也一定会追涨杀跌,引起更牛的“牛市”或更熊的“熊市”。也正因为此,偏离基本面的“错误定价”可能一直存在于市场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会不断加深。

' 美国市场很多次的大动荡都验证了德隆说的“噪音交易风险”。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科技泡沫”之后,很多机构投资者承认自己当时并不相信那些高科技公司的价格是“理性的”,但既然大家情绪高涨,那么价格就还有上涨空间,那么自己自然应该“随波逐流”——这也是华尔街常常说的“聪明资金效应”(smartmoneyeffect)。这些价格的“噪音”因此会在市场上一波波地传下去,直到大梦初醒,泡沫破灭。同样的,2007年之前的美国次贷市场上,基金经理们心照不宣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鼓点越来越急促响亮,所有的“聪明人”都以为自己能在鼓声戛然而止前全身而退。

回到A股市场,这一波热浪滔天的全民皆“股”,无非是由两个因素引起:一个自然是由于降息引发了市场对于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望。另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噪音交易风险”。

中国A股市场中约有70%的投资者是散户,其中有相当比例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投资经验在一年以下,电视里“砖家”' 股评是他们最大的信息来源——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狂欢的情绪特别容易在这个市场里蔓延。市场的“噪音”如此之大,理性的声音一来不容易听见,二来即使听见,又怎么样呢?如果我知道“噪音”或“错误定价”会持续下去,作为理性人类,目前我最好的选择一定是加入狂欢人群一起吹泡泡。

大家都在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谁都害怕错失这等了多年的狂风。可是没带降落伞的猪飞起来以后,真的不会重重地落在地上吗?(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近千亿元资金大举逃离A股 逾220亿元大单抛弃三行业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