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19日,又一个和“5·30”并驾齐驱的暴跌惨案,记入了A股的历史。市场在和“119”火警电话谐音的日期里,来了一场血雨腥风般的震撼教育:让满仓者痛彻心肺,让空仓者心惊肉跳!
1月还没过去,2015的第一场“血”就在不经意间来临。尽管此前新华社已经连发四文,提示“杠杆上牛市”的风险,但“有钱就任性”的A股市场丝毫不为所动。直到1月16日周五收盘之后" 证监会规范“两融”," 银监会下发委托贷款新规通知,这头“有钱任性”的疯牛才终于头撞南墙,大跌收场。市场走势永远比口头警示更有说服力,这次剧烈的动荡再度向我们展示了股市的风险和震荡,尤其对" 新股民来说,2015的第一场“血”就是最好的风险教科书。
对于融资加杠杆带来的巨大风险,笔者一向十分警惕,并力劝身边的朋友谨慎使用杠杆" 炒股。在2014年12月20日出版的《证券市场红周刊(" 博客," 微博)》散户之家栏目,有笔者的署名文章《融资炒股:莫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时是" 成飞集成(" 002190," 股吧)因重组失败,股价连连跌停,困守其中的12亿融资盘损失惨重。在目前融资余额已经破万亿的情形下,如果监管层不及时出手,“泼冷水、降降温”,随着杠杆的进一步加大,未来见顶之后的踩踏惨剧将更为恐怖。而重申50万的" 融资融券门槛,也和即将上市的ETF期权50万门槛遥相呼应,这些加杠杆的工具适合资金量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心脏不够坚强、口袋不够深的股友,千万三思而后行!
回到市场走势看,笔者认为尽管此次监管层下手有点重,但对" 行情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适当减杠杆一则可以延长牛市运行的时间,二则可以减少短期暴涨暴跌的概率,对于投资者来说有更多的时间来从容布局,轻仓或空仓更有机会在相对低位找机会上车。
从管理层的角度看,也绝不希望股市就此大跌,回到此前“熊霸天下”的萎靡中。注册制还未上路,大批国企蓝筹股刚刚将股价修复到净资产上方,股市仍然承载着中国社会融资的重担。适当的回落是必要的,但清洗浮筹反复整固之后,股指有望启动牛市下半场。不过,能否挺到牛市的下半场,你还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风险。如果在连续跌停之后你的融资盘被强平,那么一切归零,日后牛市涨到几万点,都与你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敬畏市场,慎用融资:2015年“第一场血”给我们的警示,不在大跌,而在严守风控。与各位股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