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份至今,央妈多工具轮番上阵,现已经累计投放流动性8000亿。眼见央妈放水,每次都对流动性充满渴望的A股为什么仍然积重难返?流动性对于A股涨跌的相关性确实有必要做个新梳理。
去年12月外汇占款大降6200亿,当前汇率未稳,资本外流冲击未消,加之春节临近,资金需求扩大,成为短期内银行间流动性承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外汇占款净减少的结果,就是长效流动性的缺失。
仅仅从' 数据上看,2015年12月央行外汇资产减少7082亿元,降幅创历史新高,而同期央行投放2400亿元。而今年1月份,央行投放8000亿元,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可想而知,资本外流严重情况可能非常严重。
其中,离岸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在12日创下历史新高,飙升至66.8%。随后央行在贬值后重拾干预措施,并将之扩展至离岸。措施反复不仅抵消了前期调整效果,而且可能放大1月份外储降幅。
在人民币汇率经历前期的“跌跌不休”之后,1月18日央行再次祭出大招,决定自2016年1月25日起,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这表示境外机构零准备金的终结。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梁红认为,在短期经历了两三轮调整后,人民币贬值预期比上一轮更难被打消,维稳成本升高。在此情形下,合理选择、加强沟通并果断执行显得尤为重要。若操作不当,根据' 新兴市场国家经验,随着外储下降、市场信心动摇,最终被迫贬值,其贬幅和影响往往超出决策者当初的想象。稳增长才是当务之急,汇率政策不应成为新的主要风险因素。
8000亿元是“定向红包”
显然,央行当下首要任务是维稳保持人民币,不要继续走向贬值,尽管这个成本很高,而且对内还要保持货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已经投放了8000亿,但是货币、债券市场利率仍然在全面上涨。
为啥不降准或降息?业内人士认为,降准或降息的举措意味着会给货币宽松释放更为强烈的信号,最终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加速和资本的大幅度外流。所以还是通过使用扩大中、长期借贷等相对新颖的流动性工具,应对传统新年这一季节性的现金紧张局面。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马骏称,这次央行明确了所提供的中期流动性的规模,安排6000亿元以上的资金予以支持,有替代降准作用的含义。这对稳定市场预期和利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howImage('stock','1_600837',this,event,'1770')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宏观债券研究院姜超认为,' 美国加息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制约下降息和供给侧改革下大水漫灌,不会出现,央行近一段的货币工具可能仍以对冲资本外流和稳定资金面为主。
这些MLF、SLF、PSL等新颖的流动性工具,恰好就像一个“定向红包”,在央行注入流动性的同时,也确保此前表态的“将不会过分大幅宽松妨碍市场出清”的意图能够贯彻。
A股能收到“红包”吗?
答案可能是比较难。
让我们数数:
一是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将造成一次性补交存准2200亿元左右。
二是进入1月下半月,春节前居民取现和现金走款增多,银行流动性管理更加谨慎,导致的节日备付压力也将逐步显现。
三是对冲资金外流。
这三笔资金需求就非常巨大,8000亿元的资金能不能弥补这个还是个问题。多家' 券商债券部门' 研究报告认为,预计未来2周央行还会通过各种工具继续投放流动性来缓解。
至于说,钱进股市,拯救A股,还是要在这些资金完成上述更重要的使命才行!不过,鉴于央行投放流动性工具的利率可以看作二级市场利率的上限,其实央行也某种程度在引导二级市场利率下行,也体现了央行引导融资成本下行的努力,只是幅度还不那么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