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净资本规模不足成为不少" 券商发展的短板,于是扩充净资本的渴求愈发强烈。作为融资的主要路径之一,券商IPO今年迎来小高潮。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A股市场除目前已登陆的25家上市券商外,至少还有15家券商正在筹备IPO。而在A股拟上市大军中,还有3家券商计划通过注入上市资产,实现曲线上市。
然而,无论是老老实实在A股排队IPO,还是“借壳”曲线上市,都不如近期扎堆赴港上市显得热闹。今年以来,已有" 东方证券、" 光大证券(" 601788," 股吧)、" 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完成H股IPO动作,使得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增至12家。而目前还有包括" 中信建投、" 国泰君安等5家券商在计划H股发行事宜,其中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券商是中信建投和平安证券两家。
券商赴港上市火热
今年以来,计划发行H股的券商开足了马力。9月25日晚间,国泰君安" 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10.4亿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9月26日,中信建投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连续两天,两家券商接连公布赴港上市相关消息,将券商跨境上市再次推上高潮。
而在此之前,东方证券和光大证券已经完成H股IPO动作,分别实现68亿港元和82.94亿港元的募资净额。加上10月7日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招商证券,目前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已达12家,包括"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 银河证券、" 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 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中州证券、" 国联证券、" 中金公司、" 恒泰证券、东方证券和光大证券。其中,“A+H”股同时上市的券商有7家。
此外,刚刚完成股改的平安证券也公布了赴港上市计划。而" 兴业证券(" 601377," 股吧)和" 长江证券(" 000783," 股吧)的赴港上市计划稍有不同,兴业证券在公告中表示,未来公司将分拆香港子公司,以兴证国际为拟上市主体。长江证券也在今年8月份的公告中称,为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长江证券拟分拆长江证券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对于今年以来券商的赴港上市热潮,有业内人士分析,部分券商之所以赴港上市,是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目前A股上市门槛要求较高且IPO排队时间较长,部分券商赴港上市后再择机回归A股,不失为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此外,除了效率考量,还有汇率优势,因为不少券商都在走国际化道路。人民币加入SDR之后,也存在一定贬值预期,所以在境外发行H股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对冲掉汇率风险。
更多券商青睐A股
虽然今年券商扎堆赴港上市十分热闹,但绝大多数都是A股上市券商准备发行H股,真正尚未独立登陆资本市场的只有中信建投和平安证券两家券商。而目前正在A股市场排队IPO和计划通过注入上市资产,实现曲线上市的券商则多达18家。
据证监会最新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 审核工作表统计,目前已进入IPO排队流程的拟上市券商有10家,分别是" 华安证券、" 浙商证券、" 中原证券、" 财通证券、" 天风证券、中泰证券、" 华西证券、" 东莞证券、" 长城证券,及由于申请文件不齐备而处于“中止审查”的银河证券。
此外,9月3日持股13.07%渤海证券的" 泰达股份(" 000652," 股吧)表示,渤海证券董事会审议同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而" 红塔证券、恒泰证券、国联证券及" 华林证券4家券商正处于IPO辅导备案登记阶段。这意味着,拟IPO券商将达到15家。
除了上述15家拟IPO券商外,还有3家券商计划通过注入上市资产,实现曲线上市。9月2日," 宝硕股份(" 600155," 股吧)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展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复。这意味着" 华创证券距离登陆A股再进一步。与华创证券类似,另外两家意图曲线上市的券商分别是" 江海证券拟“借道”" 哈投股份(" 600864," 股吧)和已更名国盛金控的" 华声股份(" 002670," 股吧)收购" 国盛证券100%股权。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和讯网今天刊登了《IPO、发行H股、曲线上市 20家券商欲登陆资本市场“补血”》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多层次资本市场 可在新一轮债转股中担重任
宝钢武钢合并获资本市场热捧 复牌首日双双封死涨停板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