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又瞄准一个前沿科技产业——纳米。
12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并与15家企业进行合作签约,而广州高新区也与中科院合作签约4个项目,各方宣布将针对纳米科技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合作、平台建设和科技金融等全方位合作。
同时,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式发布被称为 “纳米产业10条”、力度颇大的《促进纳米产业发展办法》,扶持对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并设立6亿元“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产业化被视为重中之重。据悉,多方将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依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纳米科技人才团队和高端项目,未来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纳米创新集群”,建成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中国纳米谷”(China Nano Valley)。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宇亮表示,目前我国纳米基础研究走到了世界最前列,纳米技术专利高达21万件。但我国的成果转化率还很低,大概只有美国的1/30。“我们21万件专利最后还是一张纸。怎样把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变成我们国家的生产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
为此,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希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建立一支上千人的工程师队伍,专门服务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纳米谷”则是产业区、聚集区,希望聚集、服务全国纳米科技科研机构和企业。“今后,不仅是粤港澳,希望全国的纳米科技研究的成果都在此转化,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国家的能力”。
当天,该研究院还与一批企业签约合作,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技术、纳米医疗、显示、金融、基金等多个领域,具体如小米、大唐移动、TCL、吉利等企业。据悉,这些企业的产品大量应用了纳米技术,未来发展对纳米技术的需求也将加强。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将举全区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球知名的纳米高端产业辐射带动中心,打造千亿级纳米产业集群。
为此,该区将实施“五个一”工程,除上述的研究院、产业园(产业集聚区)之外,还包括一个纳米产业政策、一个纳米科技公司和一个纳米基金。
“‘纳米产业10条’应该是国内支持力度最大、政策体系最全的一个纳米产业专项政策,也是唯一的由院士研究研究主导的地方性的产业政策。”黄埔区科技局局长夏坚说,新政扶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全国罕见,将支撑该区构建全方位纳米生态体系。
比如,对建设纳米科技领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将按其平台建设费用50%给予奖励,每个平台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特别重大的平台,经认定后每个最高奖励5000万元。
对新建立的纳米产业重大项目,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奖励。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人才、成果聚集,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动,共同组织实施“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双方从2020年开始根据专项规模和需求,每年按照1:1比例各出资1亿元(共3年6亿元),采用定向委托或公开竞争等方式,支持国内外优秀团队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展纳米科技研究和优秀成果产业化。
(责任编辑:DF52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