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陈锦兴
港股中线前景仍然乐观。恒指三万点不是这轮升市的终点,只是中途站。

2018年初,恒生指数创出历史新高33,000,其后升势急速逆转,指数再经过5个月于30,000点之间徘徊,才一举跌破,延续跌浪至去年底。今年港股走势倒转而行,新年开局低见24,900,之后一鼓作气升抵三万关,直至近期在现水平争持。若恒指的下跌与回升是对称的话,恒指未来数月在三万之间穿梭,就显得十分合理。
重返三万,恒指的估值已变得合理,12倍的市盈率对应约12%的盈利增长,恒指是既不便宜也不昂贵。而在这个水平,也反映了中美贸易摩擦近尾声及全球央行转鸽的利好预期。换句话,现阶段并无更突破性的利好,让投资者重估恒指的动机。毕竟现时环球经济处于放缓的轨道之中,企业在投资及发展上仍然审慎,分析员也在下调企业盈利,因此港股在现水平更需要时间先行整固。
美股已进入季度业绩期,港股及A股也如是,第一季度的业绩将更能反映经济放缓对企业的影响,而管理层对未来前景展望的评估,将是市场信心的指标。从近期港股的走势推测,市场借业绩沽货的诱因正在增加,因此限制恒指突破向好的动力,资金仍将以个股消息及政策预期等,作为炒上落的依据,重磅股参差上落,触发板块轮动,就是短期港股的操作模式。
若经过数月的整固,恒指应更有能力挑战历史高位,特别是中美经济在下半年回复增长动力的话,这会是最理想的剧本。然而,最近有一些发展是令人担心,就是联储局的独立性已备受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批评鲍威尔,且有意安插亲政府的联储局理事入局,这必然会削弱市场信心,最终必造成市场的动荡。虽然目前市场仍在憧憬达成中美贸易协议,但只要当焦点转移,并发现联储局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有变,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前景的疑虑会有增无减。
总的来说,目前发生最坏情况仍为时尚早。美息见顶及联储局停止缩表,将可稳定市场,加上内地深化改革及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港股中线前景仍然乐观。恒指三万点不是这轮升市的终点,只是中途站。无论从基本面或技术面而论,三万点的争持及整固,均是必需。市场或投资者是要等候经济数据说话,确认新一轮增长的动力,这需要时间。经过首季的强劲升市,技术上也要消化获利及松缚的沽压。去年是跌市中的区间派货,今天是升市中的蓄势待破。在中途站,既不要恐慌;也不要疯狂,继续保持耐心及信心。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