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贝瑞研究:下次衰退时注定衰落的行业|股价|投资|美股_顺水鱼外汇财经_顺水鱼外汇网

核心摘要: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贝瑞研究   如果你打算投资美股,你需要关注美国的下一次经济衰退。   过去60年,美国每一次发生经济衰退前,最佳预测指标之一的收益率曲线都会闪现出警告信号。而且,这肯定会洗劫一个行业,特别是银行业。   收益率曲线反映的是长期与短期利率差。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需要更高回报才愿意将资金锁定10年或更长时间,因此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期限更长意味着风险更高。   最近,美国收益率曲线一直呈现“扁平化”,这意味着长期收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贝瑞研究

  如果你打算投资美股,你需要关注美国的下一次经济衰退。

  过去60年,美国每一次发生经济衰退前,最佳预测指标之一的收益率曲线都会闪现出警告信号。而且,这肯定会洗劫一个行业,特别是银行业。

  收益率曲线反映的是长期与短期利率差。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需要更高回报才愿意将资金锁定10年或更长时间,因此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期限更长意味着风险更高。

  最近,美国收益率曲线一直呈现“扁平化”,这意味着长期收益率与短期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回到2011年,当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接近3%,而市场仍处在从全球金融危机复苏之中。

  如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2.88%,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8%。收益率差仅为0.2%,为大约11年来最低水平。根据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的数据收益率差降至0.2%以下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收益率曲线的逆转。收益率曲线逆转时,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经济衰退开始进入倒计时。

  过去60年的美国历史中,只有一次收益率曲线逆转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当时处在20世纪60年代。回顾过去三次美国经济衰退,你可以看到通过收益率曲线预测经济衰退的准确性。绿色的圆圈显示收益率曲线逆转。

  需要明确的是,一旦收益率曲线逆转,经济不会自动进入衰退。经济衰退可能在短短6个月或最多2年时间内发生。在过去的三次经济衰退中,平均而言,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才会发生经济衰退。那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美国还没有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但越来越近。随着美联储继续上调短期利率,最终收益率曲线将会逆转。

  一个行业肯定会受到影响

  利率就像银行的原材料成本,因此银行将会遭殃。银行本质上以短期利率借款,然后以长期利率放贷,因此随着收益率曲线趋于扁平化和逆转,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当利率差缩窄时,利润也随之下降,至少新业务利润会下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会破产,但表现最差的银行将会破产。这是在经济衰退前卖空或至少避免买入银行股的机会。

  现在是评估银行股的好时机。以下是评估银行股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  净息差过低——这是银行贷款利率与资金成本之间的有效息差。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收益率曲线扁平化,净息差往往更趋向于下降,但经济衰退来临时,息差过低将导致银行无法承担成本。在净息差非常低的时候,应避免买入银行股。在下表中,你会发现TFS Financial(美国银行)截至2018年6月30日和2017年6月30日止年度净息差的例子。净息差从16%下降至2.09%。

  ●     权益资产比率较低——在经济衰退期间,银行必须维持足够的净资产以弥补不良贷款损失,甚至对于表现最好的银行,其贷款损失也会扩大。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一家银行的净资产已经过于接近法定上限,且贷款遇到问题,则银行可能会陷入破产困境。平均权益资产比率是最后一道防线,已经从12.62%上升至12.67%。

  ●     不良资产增加——如果在良好经济环境下,银行已经在承销贷款方面面临问题,则当情况恶化时,将会遇到重大问题。看看自上次经济衰退以来,不良资产(银行客户努力偿还的贷款)相对于总资产的趋势如何。下图显示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4个季度的TFS Financial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已从一年前的0.64%降至最近一个季度的0.53%,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在所有方面得分都很低,即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贷款减记增加及净资产缓冲空间较小的银行很可能在收益率曲线逆转时破产。收益率曲线发生逆转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拥有20年历史的投资研究机构,为美股投资者提供最前沿的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贝瑞研究:为什么现在投资美股还不算迟?|股价|投资|美股_顺水鱼外汇财经_顺水鱼外汇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